關志康 - 死人生意市場機遇 | 神耆商機
近月多位資深藝人等相繼離世,勾起不少市民的集體回憶與感觸。有長者笑言:「陰間是否趕開戲拍劇?」一句玩笑,其實不僅反映了集體回憶的觸動,更折射出社會對身後事安排的再思考。與此同時,公立醫院殮房早前宣布調整收費,引起社會關注,也揭示本港殯葬資源緊張、需求持續攀升的現象。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峻,目前65歲或以上長者已佔總人口約23%,預計至2043年將升至超過35%。換言之,未來20年死亡人數勢必顯著上升,帶動相關服務與產業的長遠需求。據業界估算,香港每年約有5萬人離世,一場中等規模喪禮開支約3萬至8萬元;若選用高級靈堂、棺木、鮮花及靈車配套,總費用更可達10多萬元。保守估計,全港殯葬業年產值超過20億元,從業人數近萬,已成為一個穩定且具規模的行業。
有殯葬業內人士指出:「這個市場雖然少見廣告,但生意一向穩定。長者在生時或許節儉,但家屬辦喪事時往往不惜工本,視之為盡孝最後儀式。加上哀傷情緒和資訊不透明,消費者難以貨比三家,令價格議價空間有限。」
另一位退休銀行家表示:「一般行業若有利可圖自然吸引競爭,但殯葬業需求穩定且『唔老黎(性質厭惡)』,競爭相對較少。其他行業往往有玩票性質的經營者,憑興趣入行,未必以賺錢為主。例如酒吧業,不少人開店只為娛樂、交友甚至炫耀,影響行業秩序。但殯葬業則未見此情況,參與者多為專業經營,市場運作更見穩健,行業風險亦相對較低。」
健康教育基金會主席
關志康
最Hit
《東張》女神受收兵醜聞纏身終被停工 事隔多月終開腔堅稱自律: 喺道德上冇做過唔好嘅嘢
2025-11-22 21:00 HKT
保良局委任Amanda S為烘焙大使 聯乘推慈善曲奇 為冬日增添暖意
2025-11-22 08:3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