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晨報 - 需求過剩令油價受壓|大行晨報

  美國眾議院即將就臨時撥款法案進行表決。白宮稱政府長時間停擺可能導致10月就業和通脹數據永遠不會發布。美匯指數本周以來小幅回落,執筆之時逐漸逼近99水平關口。商品市場方面,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國(OPEC+)將第三季度全球原油市場的預估從「供應短缺」調整為「供應過剩」。OPEC本周三發布的月度報告顯示,其對今年全球石油需求每日增長預計為130萬桶,與10月預測一致,惟該組織預計第三季全球石油供應過剩每日50萬桶,高於上月估算。此外,美國石油協會(API)數據顯示,截至11月12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130萬桶,市場原預期將減少170萬桶,前一周增幅為650萬桶,是原油庫存連續第二周增加。

  OPEC報告出乎市場預期轉向悲觀,加上美國原油庫存持續攀升,市場憂慮多重訊號在逐漸顯示全球原油供大於求,油價下行壓力已成事實。原油期貨周三盤中重挫。紐約期油急挫再失守每桶60美元水平。倫敦布蘭特期油下滑幅度亦接近4%。我們維持原油價格短中線偏淡的看法不變。國際能源署(IEA)早前發表月報,將今年全球石油供應增長預測由每天250萬桶調高至270萬桶,將2026年石油供應預測由每天190萬桶,調高至210萬桶。IEA表示,雖然俄羅斯和伊朗面臨西方主要國家制裁威脅,或令環球原油供應受損,但制裁或被OPEC+的增產所抵銷。紐約期油現時仍然在2022年以來形成的下降通道軌當中上落,我們認為,今年底前紐油價格不排除測試低位約每桶53美元水平。

光大證券國際產品開發及零售研究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