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力文 - 比特幣面臨深度回調 | Exchange²

比特幣近月價格持續疲弱,儘管長線結構仍具支持,但短線市場信心明顯不足。根據鏈上數據分析機構Glassnode所示,比特幣近期屢攻11.3萬美元未果,這是短期持有者的平均入手成本(STNUPL)。若遲遲無法收復,恐面臨更深層調整。

  STNUPL反映短線持有者的情緒轉折,淨未實現利潤/虧損已跌破零軸至約負0.05,代表多數短期投資者正陷入虧損狀態。雖尚未進入完全投降的恐慌區(-0.2),但已足見市場正從「希望」轉為「焦慮」。這樣的情緒轉折,加上價格無法回升至短期成本價之上,讓部分投機資金選擇提前出場止蝕,形成連鎖性賣壓。短線投資者原本就是最容易因波動退場的群體,這一點在過去幾個周期中屢見不鮮。上一篇文章亦有提過,即使比特幣仍站穩於長期「實現價格」之上,過往這被視為熊市底部關鍵支撐,如今卻無法有效激發買盤。根據Glassnode數據,長期持有者本月出現顯著減倉,淨流出超過10萬枚BTC,為2025年7月以來最大規模的拋售潮,顯示較強的資金也開始失去耐性。

與美元呈負相關性

  目前市場核心支持位,已由11.3萬美元轉向8.8萬美元。後者是短中期資金的平均成本所在,若未來跌至該位,將是下一道觀察多空角力的防線。

  另外,美匯指數與比特幣的價格,長期以來呈現一定程度負相關性,背後核心邏輯在於流動性周期與避險偏好。自2025年中以來,美匯指數持續於96至98區間震盪,未見大幅走強,而比特幣價格則同步於10萬至12萬美元間橫行整固。若未來美匯跌破96,資金可能重新湧向風險資產,為BTC帶來新一波動能。反之,若美匯重回100上方並持續增強,則比特幣恐進一步回調,甚至測試機構成本價如上述提及的8.8萬美元區間。

鄧力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