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力文 - 全面分析比特幣(一) | Exchange²

從CryptoQuant鏈上觀察來看,近期比特幣突破歷史新高後,過去5個月內新建倉的「短線巨鯨大戶」(定義為持有超過1000 BTC的地址),目前累積帳面浮盈高達101億美元,創下本輪牛市以來新高。就在數周前,這批投資者才因市場回調陷入集體虧損。本周稍早,約有57億美元的比特幣,從短期持有者錢包流入交易所,形成短期的小量沽壓。另一方面,據Glassnode趨勢累積得分,近期主導比特幣買盤的群體,集中在持有10至1000枚BTC的中階地址,這些錢包數量龐大、分布廣泛,顯示出市場正處於一個較為健康的吸納期。

  相信大家都只想知,到底所謂大戶或市場主力的持有成本是多少呢?按成本基礎分布熱圖顯示,在11.7萬美元區間,有約19萬枚BTC最近完成建倉,該區可視為結構性支撐帶。若出現短線回調,此區極可能成為資金再度進場的首選位置。其實9月底的時候,市場擔心減息出現變數或形成一個預期落差,出現一波短暫贖回潮後,比特幣ETF在10月首周淨流入金額高達22億美元,為自4月以來最強單周吸金紀錄。

市場槓桿升溫但未過熱

  在期貨市場方面,未平倉合約已創歷史新高,但Funding Rate年化僅約8%,尚未觸發清算連鎖風險。期權市場則顯示IV全面走高,買權主導成交流。儘管趨向擁擠,但整體結構仍屬健康,從市場槓桿分布來看,短期行情尚未完全擺脫清算風險。根據最新數據,目前市場高槓倉位集中分布於兩個價格區間,分別為12.03萬美元及12.54萬美元會清算較大的倉位。

  另一方面,現貨成交量回歸,根據Glassnode數據,BTC現貨日成交量已回升至自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並非典型的衍生品槓桿炒作升浪,而是現貨資金重新進場、真金白銀搶籌的跡象,為整體行情注入更穩固的信心。若BTC快速回調至12萬美元水平,反而可能是一次中線操作機會。

鄧力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