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輝 - AI旅遊規劃陷阱 | Alex聊AI

  人工智能(AI)為旅行規劃帶來前所未有的方便,但隨之而來的「蝦碌」經驗也層出不窮。AI或會為你推薦一間早已結業3年的米芝蓮餐廳,又或是在地圖上標示出一間只存在於網絡世界的「隱世咖啡店」,更曾有遊客按AI建議,在日本彌山山頂欣賞日落,卻發現AI提供的纜車關閉時間完全錯誤,導致被困山頂。

  這些「中伏」個案並非偶然,其根源在於技術的內在限制。ChatGPT這類通用大型語言模型(LLM),本質上是一個基於海量舊數據訓練出來的「通識專家」,知識淵博但缺乏對真實世界即時、準確數據的掌握。因此可能提供過時的簽證或航班資料,令你的整個行程受阻或延誤。

  然而,除了資訊陷阱,AI旅程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即使AI能提供完全準確的資訊,安排一個絕對順暢的行程,這種「完美」本身或許就是一個陷阱,將本應充滿未知的探索,變成一張按表操課的清單,扼殺了旅行的驚喜。

  AI建議是數據分析後的「最佳答案」,它會忽略天氣、文化背景,以及作為旅客最基本的體力考慮,將行程排得密密麻麻,讓一趟本應放鬆的旅行,變成疲於奔命的「打卡」任務。更重要的是,AI能列出高評分餐廳,卻無法預知你在巷弄中偶遇的小店,老闆會多麼熱情好客;也無法計算出,你在迷路時會發現怎樣的迷人風景。

  真正的平衡點,在於善用科技的便利,同時保留自己的直覺與好奇心。我們可以讓AI處理繁瑣的資料蒐集,但最終的行程應由自己決定,並在時間表上「留白」,給予隨心而行的空間。畢竟,那些無法被演算法預測的經歷,才是我們一次次踏上旅途的真正理由。

企業財務總監
張家輝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