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亞幣短期上漲空間料有限 | 匯市焦點

2025年上半年,亞洲貨幣的表現遜於大多數G10貨幣,原因包括:其一是關稅擔憂;其二是在「拋售美國資產」的浪潮中,亞洲貨幣的吸引力低於瑞士法郎、日圓和歐羅等傳統避險貨幣。
自2025年中以來,部分亞洲貨幣已追趕上G10貨幣在2025年上半年的漲勢。
隨着市場壓力緩解和「拋售美國資產」的浪潮消退,傳統避險貨幣不再延續超群的表現。此外,由於關稅的影響低於預期,亞洲貨幣縮減了部分關稅帶來的損失。具體而言,由於供應鏈多元化,中國對美國以外國家的出口強勁增長,而全球強勁的科技需求也提振了亞洲出口。從更好的方面來看,在中美兩國於5月達成貿易休戰協議後,兩國關係持續改善,最近的特習通話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人民幣料續受制7.08至7.1
踏入2025年第四季度,我們預計美元指數將因美聯儲降息或對財政可持續性和美聯儲獨立性的持續擔憂而緩慢下跌。然而,由於「拋售美國資產」的浪潮尚未出現回歸的跡象,美元的下跌可能較為緩慢。因此,亞洲貨幣兌美元的上漲空間可能有限。同時,亞洲貨幣之間可能因自身國內因素而出現分化的表現。
由於投資者擔心政府的財政紀律和印尼央行的獨立性,印尼盾可能表現不佳。由於美印關係依然緊張(持續的關稅和新的簽證費上調),印度盧比也可能承壓。至於新幣,因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可能在10月和/或明年1月的決定放鬆貨幣政策,新幣名目有效匯率(NEER)應會在容忍區間內走弱,美元兌新幣匯率將維持在1.27至1.29的區間內。
相較之下,泰銖、馬來西亞令吉和人民幣可能表現較穩健。儘管泰國央行可能採取措施減緩泰銖的漲勢,但泰銖可能仍受泰國政治局勢改善、黃金價格上漲(透過經銷商、煉油廠和泰國家庭進行的實物黃金交易活躍),以及經常帳盈餘擴大的提振。而馬來西亞屬於東協地區中,政治環境相對穩定的國家,馬來西亞令吉可能會繼續獲支撐。
人民幣方面,其得益於對中國科技業的樂觀情緒以及關稅擔憂緩解帶來的股票資金流入。然而,由於中國人民銀行已將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持續設定在7.1000以上,以保護出口這一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因此短期內兌美元的上行空間可能仍將限制在7.0800至7.1000之間。
星展香港環球市場策略師
李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