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志康 - 哪類人特別追求長壽? | 神耆商機

「在大閱兵當日,有傳媒從公開畫面中,無意間捕捉到幾位國家元首『私下』討論延長壽命的話題。隨着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壽命在本世紀內或有機會延至150歲,甚至實現『逆齡』,『長生不老』似乎不再是天方夜譚。」一位前輩於飯局上如是分享。
事實上,早於20年前,英國生物學家Aubrey de Grey已提出「長壽逃逸速度」(Longevity Escape Velocity,LEV)的概念。簡單來說,只要醫療科技每年能令平均壽命延長至少一年,理論上便可無限期地突破死亡限制,進入「延年益壽」的新境界。這想法過往或許只屬科幻,但隨着基因療法、再生醫學與AI輔助診斷等技術不斷進步,「長命百二歲」已非遙不可及。
「長命,第一要有錢。」一位退休學者語重心長地說:「那些渴望長壽、甚至夢想長生不老的人,往往都是生活富足,心境開朗,才會對塵世有無限眷戀。相反,若長期受病痛困擾、孤獨無依,每一天都是煎熬,又怎會希望長壽?無錢但長命,反而會帶來很多問題。人還在銀行,錢卻在天堂,那就真是苦不堪言,哈哈。」
席間,一位退休警司亦幽默補充:「有錢人當然不想死,現在那些領取政府長糧、買了香港年金,或者申請了逆按揭的長者,其實都一樣『嫌命短』。每月有穩定收入,又可以安享晚年,何樂而不為?這類長者通常特別注重健康,避免高風險活動,生怕『蝕』給政府。政府有專家計數、有大數據支持,我們這班長者就與政府對賭,看誰笑到最後。」
最後,飯局中年紀最大的一位智者總結道:「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越長命就越長命,越短命就越短命。我那『死鬼』親家60歲就走了,當時怎想得到我會比他多玩幾十年?『永生』這一代應該未必等到,所以更要懂得珍惜當下,享受每一天。」
健康教育基金會主席
關志康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