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利 - 是時候考慮投資債券? | 巨B講投資

  在全球資本市場劇烈波動下,債券作為一種古典金融工具,重新展現了避險的價值。2023年,隨着美國央行的升息逐漸結束,了解債券的特性成為駕馭不確定性的關鍵。債券是一種法定借據,發行人必須按期支付票息並返還本金,這使其與股票的風險特性大相逕庭。即使股票市場波動,債權人仍可按約收息取本。

  在資本結構中,債權的優先性明確,企業破產時擔保債券的獲償率高於普通股,這在瑞信AT1債券事件中得以驗證。此外,債券對利率的敏感性使其在升息和降息環境中表現迥異,長期債券在降息期間的價格上漲最為顯著。

  債券的實戰效益不容小覷。投資級公司債的殖利率達5.5%,可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並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在股市低迷時,債券能有效對沖風險。此外,抗通膨債券(TIPS)能隨着物價上漲自動調整收益,為投資人提供購買力保障。

  新世代的債券產品也在不斷創新。例如,永續債券因其環保特性受到熱捧,災難債券則成為對沖氣候風險的新工具,私募債券則提供浮動利率以抗衡升息風險。

  在配置策略上,面對利率變化的十字路口,應選擇短期債券ETF以應對防禦需求,並搭配金融次順位債和TIPS以增強收益和抵禦通脹。同時,投資者應警惕高風險債券的違約風險,傾向於擁抱具有高抵押率的擔保債券。

  回顧歷史,自1802年以來,債券年化報酬雖然低於股票,但其波動性卻大幅降低。當聯儲局利率達到23年高點,債券投資的復古智慧在危機中愈發顯現,成為穿越風暴的可靠基石。真正的財富守護,始於對債券契約背後時間價值的深刻理解。

Collis Capital合夥創始人
劉偉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