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力文 - 華爾街之風炒起以太幣 | Exchange²

還記得半年前筆者在本欄以火鍋店比喻以太坊的經營矛盾嗎?當時以太坊這個總品牌一邊推進技術升級、擴容降費,另一邊卻與L2項目(比喻為代理商)出現商業的定位衝突。那陣子以太坊市場冷清,以太幣也陷入橫行整理。但轉眼間,今日的大環境已悄然改變:不止鏈上活躍度回暖,就連整個華爾街的風向,也開始轉向以太坊。
截至執筆日,全球上市公司共持有價值約68億美元佔總供應量1.45%的ETH。如果要選一間公司來代表這波機構擁抱以太坊的浪潮,BitMine無疑是最佳主角。自6月底啟動ETH儲備策略後,短短兩周內完成首階段操作,截至8月初,已持有超過83萬顆ETH,市值3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ETH持倉企業。
除了直接買入現貨,BitMine還計劃透過市價增發機制擴大儲備,並善用期權市場提升資產流動性。根據公司披露,他們的終極目標,是質押並長期持有全球5%的ETH供應量。方舟投資與Founders Fund亦已入股BitMine。這背後推手之一,正是著名分析師Tom Lee,他稱ETH為「未來10至15年最重要的宏觀趨勢」。
日均鏈上交易穩升
為甚麼上市公司要親自下場買ETH?不是等ETF就好了嗎?事實上,這兩者有本質上的差異。ETF投資人很難直接與鏈上互動,而持有ETH的上市公司,作為法人投資人,反而享有高度彈性:不但能參與質押、借貸,還可使用鏈上收益機制創造年化超過10%的被動現金流。這種「既是機構又能鏈上套利」的操作自由度,正是吸引越來越多公司加入ETH儲備行列的原因。另一邊面得益於穩定幣法案通過,而穩定幣整個賽道差不多都是建基於以太坊上,數據上看到自2025年以來,ETH的日均鏈上交易量穩步上升,近期已重回歷史高位,單日超過175萬次交易。這場由華爾街吹起的以太幣新風,或許才剛開始。
鄧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