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去美元化主導市場 | 匯市焦點

拋售美國資產的論調再次主導市場,伴隨着美國股市、美債和美匯指數齊齊下跌,而這一輪的拋售主要集中於美國國債市場。

  首先,美國通脹預期高漲,以及聯儲局偏鷹派的立場,推升美債孳息率。具體而言,由於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通脹預期進一步上升,聯儲局或繼續推遲減息時間。市場預期今年聯儲局只會減息兩次,而且可能要到9月才開始減息。

  此外,自從中美關稅戰暫緩以來,美國與其他國家貿易談判缺乏具體進展,意味着關稅戰仍充滿不確定性,使美國通脹前景持續不明朗。

  另一方面,市場對美國債務可持續性擔憂日益加劇,進一步加劇美國長期國債的拋售。最新消息指,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特朗普的減稅法案,同時特朗普敦促參議院盡快通過這項法案。而該法案包括延長特朗普第一任期推出的減稅政策,以及提高美國債務上限,無疑會導致聯邦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

  最近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的決定,並不讓市場感到意外,但是這再次提醒市場美國債務問題要保持警惕。隨着市場聚焦美國財政狀況,投資者似乎不願為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埋單」。

美債可持續性惹擔憂

  其中,30年美債孳息率升至2023年10月以來最高的5.15厘,這背後部分原因是長期日本國債孳息率飆升帶來的溢出效應。由於日本央行持有超過50%的日本國債,該央行減少日本國債購買量的計劃,將30年期日本國債孳息率推至歷史新高,因市場預期日本政府維持寬鬆財政政策,供應將持續增加,同時需求將逐漸減弱。

  在對沖外匯風險後,30年期日本國債為美國投資者帶來的回報,高於30年期美國國債,減低美國國債需求低迷,導致20年期美國國債拍賣反應欠佳。  

  由於美國國債孳息率反彈,並非因為美國經濟前景強勁,而是市場對通脹和財政擔憂所導致。因此美國國債孳息率上升,並未能帶動美元走強。相反,財政擔憂加上美國關稅戰和經濟增長前景的不確定性,使去美元化趨勢得以維持。 

  在期權市場,一年期風險逆轉指標顯示,彭博美匯指數的看跌期權溢價,創下自2011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顯示投資者對美元的看跌情緒不斷上漲。 

  筆者預計,美匯指數可能持續在100至101的區間遇阻,或反覆下試98至99的水平。至於市場對美國貿易談判涉及貨幣走向討論的猜測,則可能使亞洲貨幣回升,追回落後於其他主要貨幣的升幅。

星展香港環球市場策略師
李若凡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