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松發 - 跨界合作的魅力 | 主席隨筆

本港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到,政府將於未來5年支持逾30個文化知識產權(IP)項目,增加文化IP產品的傳播力和商業價值。事實上,自從去年中央政府送贈香港兩隻大熊貓,發展「IP經濟」的討論便開始湧現,期望藉此振奮疲弱經濟,帶動消費和人潮。
活動策劃行業作為IP商業化的重要載體,能夠向廣大受眾推廣IP產品魅力之餘,亦可反向於活動中添加IP元素,借助其人氣產生協同效應,提升品牌影響力並帶動銷售。
今年初,台灣高雄舉行的燈會活動「高雄冬日遊樂園」便與日本人氣IP Chiikawa合作,在戶外展示相關IP造型之大型充氣裝置和主題燈光展,配合遊樂園、美食市集及水上活動等適合各年齡層的活動,吸引逾320萬人次參觀。
活動策劃與IP跨界合作,將能借助IP原本人氣製造話題並提升觸及率。筆克最近為美國州立農業保險公司激活其「Batman vs Bateman」活動,邀請知名直播主Kai Cenat與觀眾直播互動玩遊戲,並以抽獎和蝙蝠俠周邊禮物作招徠,鼓勵他們透過專屬網站登記成為用戶,以一系列互動元素作鋪墊,最後首播公開一部聯乘蝙蝠俠IP以及演員Jason Bateman,以保險為主題的幽默影片,為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項目最終吸引逾2萬名用戶登記,社交媒體總觸及率達1.24億人次。
熱門IP魅力和知名度固然有助吸納受眾,但要將IP本身影響力轉化為提升品牌形象驅動力,活動策劃方需要具備數據分析和跨界資源整合等能力,並活用創意打造IP與品牌高度契合、具話題性的活動,才能增加受眾對品牌的歸屬感,從而轉化為銷售額。
筆克遠東集團主席
謝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