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力文 - 加密貨幣市場暗藏危機 | Exchange²

上回我們談到,貝萊德(BlackRock)等傳統金融巨頭如何透過如BUIDL等鏈上工具「暗渡陳倉」,悄悄把Web3世界的資金導回美國金融體系。這場資本的逆流,乍看是Web2與Web3的融合,解決了長期以來鏈上支付、流動性與合規的問題。但Web3得於斯者,亦可能毀於斯。

  因為當你將整個區塊鏈世界的錨定機制,綁在一個單一傳統市場尤其是美國國債之上,那麼整個Web3所倚賴的穩定幣機制,也就自然承擔起這個傳統市場的所有系統性風險。

  穩定幣是Web3的金融基礎設施。無論是USDT還是USDC,它們都聲稱1:1錨定美元,而這個錨定,其實大多來自持有的大量短長期美國國債。無論你使用哪種穩定幣,其背後都與美債價格、孳息率息息相關。所以當全球資本市場開始動盪,特別是美債出現波動時,這種風險便會逐步滲透至Web3的每一層結構。

美債波動恐惹資金恐慌

  目前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幾近走向斷交的邊緣局勢,這導致中國進一步減持美債,加上美國國內財政壓力持續上升,再融資壓力加劇,市場對長年期國債孳息率的預期亦節節上升。當息口升得過快,美債價格自然下跌,這就是風險的開始。

  穩定幣的商業模式之所以成立,是因為他們能用穩定的國債獲得利息收益,維持流動性與儲備安全。但若美債價格暴跌、甚至市場出現拋售潮,那些用來作為儲備的資產價值將迅速縮水,一旦無法及時補足,儲備不足將動搖用戶對穩定幣兌付能力的信任。

  從宏觀角度看,這正是基金經理必須跨市場觀察的原因。一場國際資金的震盪,從美債市場開始,可能會引發鏈上資金恐慌。如果這些「穩定」背後的錨點開始動搖,整個Web3世界,還穩得住嗎?

鄧力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