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數據中心 需迎合ESG大潮流

發展科技同時兼顧環保,愈來愈多企業關注ESG上的可持續發展,透過完善管理去履行環境保育上的社會責任,包括透過創新技術去推進綠色環保的低碳生活,當中能源消耗量龐大的數據中心亦積極追求環保節能技術,這是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亦是每間企業的社會責任。
全世界對Big Data的需求愈來愈大,香港數據中心的交易額佔了亞太區的一定份額,例如早於2018年,本地數據中心(包括土地、數據中心工廈買賣等)交易額達逾95億,佔亞太區總值約55%。即使香港的數據中心土地不敷應用,去年本地的數據中心交易亦達逾34.5億,是亞太區總值約27%。隨著近兩年間,愈來愈多工廈被改建成數據中心,其交易量將繼續提升。
昔日大部分工廈會轉型作新商廈或貨倉,倒是現在各財團看準市場渴求數據中心,加上政府計劃於北都發展創科產業,繼而爭相改劃,租予大數據公司。更何況,承租數據中心者均屬大戶,具豐厚財力,可長期租用整幢或大半樓面,租金回報穩定而可觀,加上轉售數據中心亦大有市場,固然吸引各投資者入場分一杯羹。
說來容易做來難,工廈「半途出家」成數據中心,其建築圖則、建材物料,以及營運管理上亦難以完全符合需求,即使可短期內增加供應量,為市場「解渴」,卻是治標不治本。
數據中心會24小時營運,機器亦需在長期低溫的環境下運作。有學者形容,一個數據中心的耗電量,遠較一幢320伙單位的住宅樓宇高約10至15倍,另亦會衍生用水、用材及廢物處理等污染問題。在全球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活下,發展數據中心亦需趕上環保大潮流,遵循綠色團體倡議的準則,除了採用低排放的環保建材,亦會採用高能源效益的系統,包括研究採用可再生能源,同時於恆溫、節能上追求更高的標準,方能為世界出一分力,同時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而出。
何謂ESG?E代表環境 (environment),S代表社會責任 (social),G代表公司管理 (governance),要在新時代站穩陣腳,三者缺一不可。
2022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