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制裁反促俄脫歐入亞|恒聲集

俄烏之間的軍事衝突進入第20日,西方國家已經祭出多重制裁手段以向俄羅斯施加壓力,希望達成停戰目的。然而,隨著中、法、德乃至土耳其等國都在努力尋求以斡旋和談的方式終戰,英美兩國卻頻頻追加經濟制裁,尤其是美國3月11日宣佈取消俄羅斯的最惠國待遇,形同結束對俄貿易關係並為將來提高俄國商品進口關稅做好準備,並敦促G7其他國家一併跟進。

更甚者,根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3月8日警告,稱美國或將切斷無視對俄羅斯制裁的中國企業生產所需的美國設備和軟件,對這些企業實施「二級制裁」,正如當初對華為和中興涉嫌違反美國對伊制裁的後果,以求脅迫中國亦跟隨美國加入制裁。然而,非法單邊制裁是否能達到美國想要的效果,卻有待商榷。
對俄經濟未造成額外打擊

首先,俄烏開戰以來,亞太地區的50多個國家中,只有將近六個國家宣佈對俄羅斯有限的制裁,這六個亞太經濟體加起來只佔俄羅斯全球貿易的8%;其次,美國最新的制裁行動,雖然為將來的貿易增加關稅壁壘的可能性,但實質上對目前的俄羅斯經濟,並不會造成額外的打擊,相關制裁形式大於內容。

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所言:「制裁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有效途徑,只會給相關國家的經濟和民生帶來嚴重困難,進一步加劇分裂和對抗。」英美的這種做法,其實反而讓原本在自我認知上歸屬歐洲的俄羅斯,進一步從政治及經濟上「脫歐入亞」。

俄羅斯雖然作為聯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軍事力量強勁,但是其經濟體量僅排名全球第11位,貿易對象從西方轉向亞洲市場,消化難度並不算大。以中國為例,中國作為俄羅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俄雙邊貿易額去年達到1470億美元,佔俄羅斯貿易額的18%,年增長率高達36%。今年首兩月中俄進出口總值264.31億美元,按年增長38.5%。其中,中國對俄國的出口更狂飆41.5%至126.17億美元。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將迫使俄羅斯向亞洲地區尋求更緊密的貿易合作,甚至藉此機會趁機改變其高度依賴歐洲的經濟構成和政治光譜。尤其是在俄羅斯特定銀行被逐出SWIFT的前提下,將更多使用本幣交易,例如與中國以人民幣進行交易、與印度以盧比進行交易等,成為人民幣等亞洲貨幣進一步提高交易佔比、國際化的突破口,長遠而言將帶動全球經濟格局趨於「東升西降」。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