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几」主義|高處不勝寒還是高歌猛進?

  究竟是高處不勝寒,還是繼續高歌猛進?配得上上述形容詞,當然不會是全球表現最差的港股,上述形容和前瞻的當然是美股。以涵蓋面最闊的標普500指數作比較,去年按年大升16%後,今年再下一城,截至上周今年累積升幅高達26%。以最簡單的策略,投資追蹤標指的交易所買賣基金SPY,不但完勝契媽投資旗艦Ark innovation,回報更加跑贏不少著名基金經理,絕對是一個簡單就是美的投資策略。
  那麼,美國股市2022年表現又會如何呢?熟悉我的朋友都會知道,我有兩個格言:第一就是可以睇錯,但不可模棱兩可;第二就是從不建議極端投機行為,例如盲目估頂沽空造淡。
  大家試想一下,若盲目跟隨那些語不驚人誓不休、長期看淡香港樓市,以及長期認為美國股市見頂的所謂評論,從來沒有在本港擁有物業,甚至長期持有反向槓桿交易所買賣基金,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要知道資產價格上升理由很多,其中全球各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當然是箇中主要原因。眾所周知,當通貨膨脹升溫,經濟出現過熱情況,央行便會通過加息加以控制,後遺症就是高風險投資產,有較大機會面對拋售壓力。
  標指由1957年3月4日成立至今,一直都是美國最有代表性的股票指數之一,除了是指數成份股數目,明顯較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為多,更全面涵蓋紐約證券交易和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兩大交易所上市股份。
  從客觀數據分析,標指成立到現在,每年平均回報率高達8.4%,究竟是甚麼概念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指數能夠經得起風浪,即使遇到任何經濟低潮,長遠總可反敗為勝。若以指數目前預期市盈率約21倍,相對過五年平均的19倍市盈率比較,估值的確是處於偏高水平。
分散投資就是最佳策略
  過去兩星期本欄曾指出,帶動美國三大主要指數上升的功臣,包括蘋果公司和微軟公司,以及帶動納指和標指的Alphabet(Google母公司)、Tesla和Nvidia(輝達)等權重股,估值明顯高於標指平均估值。
  從客觀理性角度分析,若指數的二線股份,好像「契媽」Catherine Wood持有那些,股價能追落後的話,足以支持高處不勝寒的標指繼續高歌猛進。當然大前提是,大價股功臣繼續維持高位整固。
  最理想的投資策略,當然就是分散投資,既要分散投資不同市場,亦要分散不同投資工具。股債物業商品貨幣,樣樣分散投資一些,或許就是最佳策略。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黃德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