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股起底——粵海投資股息吸引

  粵海投資(270)的股價自年初至今下跌了30%,主要因為集團在中國轉弱的房地產市場有業務,令其估值被重評。不過,有關重估已屬過度,逆向調整即將來臨。目前集團的房地產業務的資產淨值折讓已擴大至70%,不妨伺機吸納。建議可於9.94元買入,中長線目標價12.9元。粵海投資昨天收報10.3元,跌6仙,升幅0.58%。
中長線目標價12.9元
  事實上,集團今年首三季稅前利潤中,只有35%來自房地產業務,且其項目大多位於廣州及深圳等一線城市,對集團的影響並不如市場反應般大。反而看好集團的每股派息可繼續上升,目前6.3%的今年股息收益率十分吸引。
  今年以來,粵海投資的盈利呈現穩定復甦,第三季持續利潤按年上升4%,主要是受到人民幣兌港元按年升值8%、物業銷售EBIT按年增長90%,及非東江水業務EBIT按年升65%等推動。而集團的經營現金流亦因水務項目增加而持續增長。
  行業低迷反有利實力穩健雄厚的大企業,令其更有機會擴大市場佔有率。早前集團附屬廣東粵海置地透過公開掛牌競買程序,成功競得廣州市白雲三幅土地的使用權,土地使用權的現金代價約101.9億元人民幣。
  目標地塊位於中國廣州市白雲區白雲新城核心區,由三幅土地組成,總佔地面積約為11.65萬平方米,計容總樓面面積約50.6萬平方米,包括居住用地、商業及商務用地。廣東粵海置地已成立一間全資附屬公司置地發展,作為項目公司持有及在目標地塊上開發項目。
  發改委和住建部要求對城市水收費設立標準,以及促進城市水務供應發展。政策對粵海投資影響正面,因水費重置周期由過去的三至四年,調整至每三年;而新的計算程式修訂至以回報成本計算,令供應商可以提升項目的回報。
  粵海投資截至2021年9月底止首三季未經審核財務資料,錄得營業額221.55億元,按年升37.7%;純利47.29億元,按年升21.7%。

畢馬威:ESG可助企業融資
  畢馬威中國與Serai聯合調查發現,服裝行業的可持續性及透明度備受關注,最近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亦強調創建可持續服裝行業的重要性。畢馬威中國消費品零售行業主管合夥人(亞太區)利安生指,隨著國際社會對ESG(環境、社會、企業管治)愈來愈重視,愈來愈多公司已逐漸將ESG視為首要發展方向。如企業不及時增加供應鏈能見度,預料未來企業的融資成本及難度將會提高。
  調查顯示,逾80%業內人士計劃2027年前制定供應鏈能見度的解決方案,並指企業需要增加透明度的主因有三:第一是提升企業聲譽,52%供應商及59%零售商或品牌認為提升企業聲譽是增加供應鏈透明度的主要催化劑;第二是拓展商機;第三是提升盈利能力。
  Serai行政總裁任偉銘表示,公司作為平台協助企業供應鏈能見度,有助企業提升競爭優勢。Serai會蒐集買家和供應商的數據以提高服裝行業供應鏈能見度,其供應鏈解決方案可使品牌和製造商能夠作出以數據驅動的風險管理決策。

利貞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