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看天下——留意科技股長線部署

  受累於監管政策收緊,中資科技股過去一段時間偏弱,截至七月中平均較今年高位下跌了32%,美國科技股平均則跌7%。表現差距部份是由於監管不確定性,而且在更嚴格的監管環境下,市場需降低盈利增長預期。我們估計內地仍未完成整頓數據及資料安全的監管,短期或繼續困擾科技股。
下半年新監管措施或趨溫和
  中美角力持續的大背景下,科技行業是必爭之地,故此加強監管無可避免。美國從特朗普時代並延續到拜登政府針對中國的行動,反映中國將數據安全視為國家安全議題。網絡攻擊亦是國際共同面對的問題。監管數據安全似乎是環球大勢所趨,為全球科技公司帶來不明朗因素。
  中國做法或讓投資者憂慮,但是必要步驟,使科技行業在中國的政治經濟體系中,能夠可持續發展。而且遏制壟斷行為和保護個人數據,並不代表將削弱消費及經濟發展趨勢。例如人口老化和更先進的城市化配合下消費模式改變,產品和服務網上銷售及付運具有明確發展空間,內地零售總額增長已放緩至5%至6%的範圍,但網上零售銷售仍以12%的速度增長。我們相信政府的目標是將互聯網和數據業務轉變為更可持續模式。與過去十年監管不足的超高速增長階段相比,將導致行業增長放緩,但不會阻止行業服務需求長遠顯著增長。
  我們認為下半年新的監管措施可能趨向溫和,反壟斷和金融科技新規管很大程度上已制定。這將有助於消除政策不確定性並恢復部份科技股的氣氛,並有機會穩定市場,帶動科技股溫和反彈。但盈利預測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因為投資者和分析師可能需要看到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的業績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影響。當市場進一步確定盈利影響後,投資者可能再次關注潛在的需求增長。現在或是一個很好切入點,可以加大部署這些發展趨勢。
花旗銀行財富管理業務高級投資策略師
陳正犖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