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創未來——新經濟互相融合

  共享經濟是一個平台概念,通過平台把閒置物品和有需求用戶作出配對,讓用戶可以用較低成本,得到物品的使用權滿足需求,避免不必要的消費。但過去幾年,共享經濟往往和租賃經濟混為一談,今日很多宅經濟的元素又和共享經濟有所重疊,各種新經濟模式正在取長補短互補不足,發展出更有效益的模式。
  租賃經濟是最早出現的,通過營運商統一採購並以租賃方式給用戶使用。租賃經濟目的是在不需要擁有權下,通過租賃使用,減低用戶所需要付出的費用為基礎。
  共享經濟概念建基於租賃經濟之上,但目的是針對分散的閒置物品和服務資源,通過去中心化擁有權,透過平台把物品及服務者和有需求的用戶進行配對,以P2P形式交易。之前出現的多種「共享」服務,例如共享單車、共享外置充電器等,其實並不是完整的共享經濟模式,它們只是平台化的租賃經濟。Uber、Airbnb這種平台對服務或產品完全沒有擁有權,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
  宅經濟的出現和以上兩種新經濟模式其實並沒有衝突,宅經濟是指各種方便人們在家中進行各種工作、學習、消閒以至飲食新經濟活動。宅經濟中包含一些共享經濟的服務,而其中最成功的可能是分散式的外賣送餐服務,在過去兩年造就好像美團這些企業成為投資新貴。
  各種新經濟概念都隨着社會和消費者需求不斷改變演化,市場參與者不能依戀某種經濟模式,必須跟隨市場需求,以最快的速度改變,提供市場最需要的產品或服務。
葉德賢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