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几」主義——股市乏力意料之內

  上周筆者於本欄《美債孳息高企迷思》一文中曾預測:「聯儲局會否再推出,1961年和2011年曾使用的扭曲操作……筆者認為機會不大……美國目前疫苗接種情況尚算理想,鮑威爾……暗示孳息曲線……仍然處於一個正常狀況,估計局方只會沿用目前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包括維持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在0至0.25厘,以及每個月定期購買債券等。」
  聯儲局按兵不動,延續既有貨幣政策,某程度上是正面訊息,因為最少代表局方評估過美國目前通脹目標、就業市場、經濟長期增長目標,仍然符合其預期,因此不需要加「新藥」。但從理性客觀角度而言,長期通脹升溫風險揮之不去,長期債券孳息率持續上升,亦可能是必然後果。
儲局未出招壓低債息
  那麼內地貨幣政策呢?雖然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早前表示,內地在貨幣政策上仍有較大調控空間,意味央行在貨幣供應和利率調控上,仍有較大寬鬆空間,上述言論有助釋除市場擔心人行收水。話雖如此,由於中美關係仍然緊張,人行保留子彈用作不時之需,目前先「出口術」調節市場情緒,絕對是一個聰明和穩妥做法。然而隨着內地疫情全面受控,經濟復甦指日可待,人民銀行大刀闊斧下調存貸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目前亦不是一個合適時間。
  一連兩日中美高層官員於美國阿拉斯加舉行峰會,兩國在一些極具爭議的議題上,互相指責針鋒相對早已是預期之中,然而即使在那些意見原本不太存在分歧的議題上,例如氣候問題亦沒有甚麼共識,更遑論簽署雙邊協議。
中美峰會針鋒相對
  就在這個敏感時刻,內地政府繼續出招,例如禁止內地政府軍方人員和政府敏感崗位僱員使用Tesla電動車,理由是汽車收集數據可能構成國家安全隱憂,某程度上亦是對美方的反制措施。從上述峰會兩國展示態度來看,中美兩國關係回復奧巴馬執政時代近乎沒有可能,雖然在沒有記者情況下,兩國官員對話時可能會較為溫和。
  另外,內地有意收緊對電子煙監管,以解決產品安全風險、虛假廣告等問題。電子煙中概股霧芯科技股價隔晚下瀉四成,連帶電子霧化設備製造商思摩爾國際(6969)昨日亦挫27.2%,市值蒸發約600億元。
  沒有推出任何新招,亦未達成任何共識,股票市場沒有起色,或許而是預期之內。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本人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黃德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