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Sir拆局淘寶——北水進銳退速
踏入2021年,本港股市多番衝上恒指三萬點;成交二千億,眾口一詞,此乃拜「北水」所賜。
何謂「北水」?顧名思義,乃來自中國內地的資金。
有人說這是中央政府融資,也有說是來自千億巨富的調動。
在這裏,我肯定一個原則,這「北水」不會是中央政府融資,人民銀行或四大商業銀行,不可能調動資金,真金白銀來香港入市買股票。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國兩制」的香港,最明顯的是金融體系與內地有所分別,內地在資金外匯進出方面仍有管制,無論企業或個人,豈能輕易動輒調動數以億元計的資金來港炒股票。
有位讀者認為,本港經濟受疫情打擊,股巿一蹶不振,中央政府撥個一千幾百億入市,振興香港經濟,不也是中央政府另一類「脫貧」嗎。很明顯,持有這種論調的所謂專家學者,根本對中央的行政構思完全不了解。
中央政府的主導,是給予一個「政策」,而並非不問青紅皂白地派發「救濟金」。
北水是內地社會資金
前事不忘,早幾年本港經受亞洲金融風暴後,百業蕭條,特區政府向中央求助,中央政府一諾應承,但並非派錢,而是給予一個政策,開放「自由行」,讓內地居民來港旅遊、消費,刺激市場經濟復甦。
行文至此,聯想到一個老生常談的故事:有個青年餓得發慌,向漁夫求取一條魚充飢,漁夫給了他一條魚,以濟燃眉之急後,不再賦予,而是教他如何捕魚,這授以捕魚之法,讓他自食其力,便是「政策」。
話說回來,那麼,這排山倒海而來的「北水」,又是甚麼來頭?
愚見推算,這是社會資金。
內地經濟改革開放至今,近十幾廿年來,經濟大有增長,國人收入財富增加,投資意識擴闊,除了買國債及基金外,買股票的現象十分普遍。由於內地只有上海、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未滿足龐大投資者的需求,於是便湧向香港股市。期間,經濟改革開放以來,來港的中資機構,也有涉足本港股市,自負盈虧,在此營運下,不難出現內地相關企業或親友委託買賣港股的現象。如此一來,便出現龐大的社會資金,經由企業或親友,從各種不同的渠道流入本港股市,這些資金,市場概稱「北水」。
最近,社會上出現一股說法,說道疫情受控,經濟開始復甦,股票市場自不然火熱起來。然而,我們要看到;這些來自社會資金的「北水」不難會有一種牛群心態,出現「進銳退速」現象,來時有若山洪暴發;離場則一瀉千里。
從當年的千七點到如今,歷史不斷重複,祈勿貪勝不知輸。
[email protected]
資深財經傳媒人
錢樹良
何謂「北水」?顧名思義,乃來自中國內地的資金。
有人說這是中央政府融資,也有說是來自千億巨富的調動。
在這裏,我肯定一個原則,這「北水」不會是中央政府融資,人民銀行或四大商業銀行,不可能調動資金,真金白銀來香港入市買股票。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國兩制」的香港,最明顯的是金融體系與內地有所分別,內地在資金外匯進出方面仍有管制,無論企業或個人,豈能輕易動輒調動數以億元計的資金來港炒股票。
有位讀者認為,本港經濟受疫情打擊,股巿一蹶不振,中央政府撥個一千幾百億入市,振興香港經濟,不也是中央政府另一類「脫貧」嗎。很明顯,持有這種論調的所謂專家學者,根本對中央的行政構思完全不了解。
中央政府的主導,是給予一個「政策」,而並非不問青紅皂白地派發「救濟金」。
北水是內地社會資金
前事不忘,早幾年本港經受亞洲金融風暴後,百業蕭條,特區政府向中央求助,中央政府一諾應承,但並非派錢,而是給予一個政策,開放「自由行」,讓內地居民來港旅遊、消費,刺激市場經濟復甦。
行文至此,聯想到一個老生常談的故事:有個青年餓得發慌,向漁夫求取一條魚充飢,漁夫給了他一條魚,以濟燃眉之急後,不再賦予,而是教他如何捕魚,這授以捕魚之法,讓他自食其力,便是「政策」。
話說回來,那麼,這排山倒海而來的「北水」,又是甚麼來頭?
愚見推算,這是社會資金。
內地經濟改革開放至今,近十幾廿年來,經濟大有增長,國人收入財富增加,投資意識擴闊,除了買國債及基金外,買股票的現象十分普遍。由於內地只有上海、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未滿足龐大投資者的需求,於是便湧向香港股市。期間,經濟改革開放以來,來港的中資機構,也有涉足本港股市,自負盈虧,在此營運下,不難出現內地相關企業或親友委託買賣港股的現象。如此一來,便出現龐大的社會資金,經由企業或親友,從各種不同的渠道流入本港股市,這些資金,市場概稱「北水」。
最近,社會上出現一股說法,說道疫情受控,經濟開始復甦,股票市場自不然火熱起來。然而,我們要看到;這些來自社會資金的「北水」不難會有一種牛群心態,出現「進銳退速」現象,來時有若山洪暴發;離場則一瀉千里。
從當年的千七點到如今,歷史不斷重複,祈勿貪勝不知輸。
[email protected]
資深財經傳媒人
錢樹良
最Hit
深港直通巴免費優惠︱$0香港往返深圳羅湖 直達萬象城/益田假日廣場 銅鑼灣/中環/旺角/尖沙咀都有站 暑假限定!
2025-07-12 18:18 HKT
四對夫婦買地合建「迷你小鎮」退休 每間小屋成本僅30萬 爆紅後逾2300萬易手
2025-07-12 14:04 HKT
天價賠償︱美國童吞中國冷氣遙控電池 付¥2.87億換和解
2025-07-12 10:59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