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看天下——科指長遠有利港股

  恒生科技指數昨日起登場,早前公佈指數成份股名單時,曾引起一輪炒作。新指數涵蓋在香港上市的30隻最高市值科技股,主要從事互聯網、金融科技、雲計算、電子商務及其他數碼業務,當中很多股份屬於內地將加大投資,以刺激經濟的新基建範疇內,故此可以預期業務將保持快速增長。
  根據追溯測試計算數據,恒生科技指數去年全年回報達36%,今年上半年「疫市」回報亦達35%。
  恒指公司推出恒生科技指數,是為了配合投資者對相關投資與日俱增的興趣,促進相關追蹤指數產品,例如基金及衍生工具發行,目標是將恒生科技指數,打造成如恒生指數及國企指數一般的旗艦指數。
  每隻成份股暫時佔指數比重最多8%,今次榜上有名的科技股,並非每隻也廣受市場認同,有分析亦質疑「港版納斯達克指數」名不副實,不過讀者要留意的是,成份股將每季檢討一次,並且設立快速通道,代表大型科技新股,亦有望適時獲納入指數,例如新上市科技企業,首個交易日收市市值,在現有指數成份股中排名前10,一般會在上市後第10個交易日收市後,晉身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
吸引高質科技股落戶
  港交所主板上市的科技股,由2017年底的137隻,增至今年上半年的163隻,期內佔整體市值比重,由14.6%增至33.2%,佔整體流通市值比重,則由16.3%升至27.6%,對港股重要性持續增加,新指數有助反映科技或創新行業表現,具潛在上升空間。
  我們認為部份對納斯達克指數的關注目光,或轉移至恒生科技指數,對相關科技股具正面影響,亦有機會帶動港股成交,並且吸引更多較高質素的中資科技股來港上市,我們維持看好與高科技創新相關的中資股,包括互聯網及健康護理行業股份。
花旗銀行財富管理業務高級投資策略師
陳正犖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