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科網龍頭估值偏高

  對於二三線科網股前景,富昌證券聯席董事譚朗蔚有所保留,強調其實任何時候都應買行業龍頭,而非「龍尾股」,更直言好些屬於「妖股」。他指出,個別恒科指成份股如恒騰,全無基本因素支持,股價之前持續尋底並成仙股,可說不值一提。
留意美國納指會否轉跌
  譚朗蔚認為,目前應留意美國納指會否出現轉向,原因是近日當Netflix公佈業績後已回吐,擔心在本港上市的科網股亦走樣,故對本地科網板塊持審慎看法。納指上周初再創歷史新高,曾見10783點,年初至今累升逾19%,期內恒指累跌逾9%。因此,有分析員擔心美股特別是納指高處不勝寒,一旦從高位插水,難免拖累「港版納指」表現,故現時不宜太過冒進,即使博反彈亦應控制注碼。
  儘管科網龍頭基本面較佳,但譚朗蔚認為估值已過高,上周初可能是最後一次回彈,暫時已非吸納長揸時機,有貨的反應趁高減磅。他強調,有4隻股份包括中芯、華虹半導體(1347)、比亞迪(1211)及吉利(175)不應沾手,如中芯日前「回歸A股」後H股急挫,所以無論是晶片股還是手機設備股也不建議現時吸納。
  太陽證券研究部投資策略師徐滿光亦認為,市值較細的科技股「不用看」,因為大型科網股較安全,盈利較清晰,且資金近日亦喜歡炒,單日升幅可有一成,即使是較多分析員看好的微盟,徐滿光直言亦所保留,原因是騰訊有傳推出「微信小商店」,可能影響微盟業務;反觀,手機設備股如舜宇和瑞聲較可取,因上周傳來好消息,值得吼實。
內地看重民族品牌 汽車板塊看俏
  國家主席習近平表明一定要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加上中國內地連續5年在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在國際首位,吸引市場資金近日追入汽車股。隨著國內部份地區的疫情趨向緩和,中央主力支持民眾消費,汽車板塊有力在未來繼續上升。
新能源車銷量五連冠
  內地工業和信息化部早前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5年位列世界第一位,累計推廣的新能源汽車超過450萬輛,佔全球的50%以上,反映國內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規模領先世界。內地政府明言下一步的目標是要在公共交通領域推行電動化,準備把新能源車輛引入至公共汽車、物流用車、環境衛生用車等。同時,內地早前亦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為期至本年年底,故汽車股可望持續得到政策支持而利好。
  大行對有關板塊的看法正面。 大和認為,吉利汽車(175)與瑞典富豪汽車停止商討合併,只是暫時性,預期合併會在明年完成。該行認為,合併將可令吉利成為國際級汽車生產商,同時吉利汽車的銷售強勁,看好下半年銷售增長15%至17%,維持「持有」評級,目標價定在17元。摩根士丹利預期華晨寶馬銷售強勁可帶動華晨中國(1114)向好,認為其估值吸引及前景可觀,維持對華晨作為行業首選股的看法,評級為「增持」,目標價為10元。
財金解碼 本報記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