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新基建」短炒為妙

可是,天宸康合資產管理投資總監潘鐵珊認為,「新基建」企業如5G電訊設備供應商,需要較長時間才會見到明顯盈利增長,不建議持貨太久,炒波幅較適合。板塊中,潘鐵珊指,除龍頭鐵塔外,還可留意中通服。至於傳統基建鐵路股,潘鐵珊認為會繼續造好,例如中鐵值得吼實,因為預料中央會繼續增加基建投放,單是大灣區已有很多基建發展。
  貨幣政策方面,麥嘉嘉表示,寬鬆預期是今年上半年的大基調,下調存款息率只是時間問題,對銀行息差有幫助,預料內銀股表現不會太差。此外,她指出,內銀股股息率平均有5厘,估值吸引,惟盈利不太突出,即使商業銀行盈利增長只約10%,四大國有銀行更只有4%至5%增長,未必能推升股價,只宜區間操作。
  中央放水,息率向下,內房板塊應得益,但麥嘉嘉提醒,中央多次表明樓房是用來住而非用來炒,相信「五限」包括限購限貸等不會全然放鬆,故對內房股宜謹慎一點。
  她指出,當內地個別地區傳出正面政策,內房股會借勢炒起,而且寬鬆環境下內房較易發債及再融資,惟受到政策左右,所以亦較適合炒波幅,如華潤置地(1109)料於33至40元區間上落。
  張智威指,隨內地貸款息率下降,銀行貸款有望增加,簡單來說多了生意;選股上以四大行較穩陣,因區域銀行存在較多地方債,壞帳率較高。內房方面,張智威建議揀龍頭及負債較低的內房股,其中不妨吼實碧桂園(2007)及中國奧園(3883)。
  展望後市,張智威表示,走勢上,港股已呈三底格局,每逢跌至26000點都見有支持,因此現水位下跌空間只約幾百點至千點,潛在升幅則有2000點以上,相當值博。
  他補充,中美兩國都急於救市,預料持續放水,特朗普今年11月要爭取競選連任,絕不想美股出現股災,而習近平不希望中國經濟受到疫情影響,故一旦恒指再次回落至26000點可入市,但不要一次過買貨,宜分三至四注分段吸納。恒指上周五收報26146點,瀉621點或2.32%;以全周計,累升16點或0.06%。
A股回勇人幣看漲 內險龍頭股可吼位低吸
  早前市場憂慮內地肺炎疫情令理賠壓力上升,內險板塊一度出現明顯的下行壓力。惟近來內地股市的表現不斷回勇,人民幣亦不斷升值,內險企業在A股的投資收益有望出現增長。不少龍頭內險股最近股價在低位徘徊,散戶宜看準機會入市作中線部署。  
  內地股市近期漸漸收復失地,上證綜合指數走勢由年假後的低位2600點升回穩至衝破3000點,可見投資者對內地的結構性增長前景投下信心一票,紛紛視調整為中長線機遇。事實上,中央以政策刺激經濟的取向勢在必行,加上市場預期疫情過後,內地民眾對個人保障的重視程度會進一步加深,利好內險長期發展。
壽險改革下半年現效益
  大行對內險板塊持正面看法。交銀國際預計,壽險改革將在今年下半年實現效益,2021年業務將回歸到持續常態化增長。該行看好平保(2318)戰略調整的成效,數據化經營將強化平保持續增長能力,並拉大領先優勢。考慮到平保2019年增提準備金,2020年利潤增長帶來的收益,該行上調2020年盈利預測,預計今年新業務價值增速基本與去年持平,2021年將回升至7%左右。
  瑞信報告稱,新華保險(1336)由於產品策略改變、去年經紀人數增加,及提早銷售「開門紅」產品,預計新華保險單月年保費收入將超過60%的增長。但明言由於產品利潤率同比下降,預計公司的新業務價值增長將跑輸保費增速,降低新華保險今年新業務價值增長預測至5%。
財金解碼 本報記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