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關稅為何成為中美博弈焦點? 一文睇清芬太尼是什麼、特朗普的指控和背後地緣角力

更新時間:22:00 2025-05-13 HKT
發佈時間:21:15 2025-05-13 HKT

芬太尼(Fentanyl)關稅如何成為關稅戰焦點?中美近日協議,同時撤銷關稅戰爆發以來的115%關稅,但保留的關稅美國有30%,而中國則是10%。原來,美國30%中,有20%是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稱中國沒有有效阻止毒品芬太尼進入美國,關稅戰前對中國加收的所謂「芬太尼關稅」。

芬太尼藥效為嗎啡100倍 可麻醉鎮痛

芬太尼本來並非毒品,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強效鴉片類藥物,本主要作麻醉性鎮痛藥使用,其藥效為嗎啡的100倍、海洛因的50倍。自20世紀50年代問世以來,芬太尼因起效快、鎮痛效果強,被廣泛用於手術麻醉、癌痛控制等醫療場景,並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基本藥物標準清單》,臨床用於麻醉前給藥及全身麻醉誘導,手術前、中、後的鎮痛與疼痛管理,以及癌症止痛,或用作鎮靜劑,在美國的醫療機構也可以合法使用,也是中低收入國家緩解疼痛的重要藥物。

芬太尼。
芬太尼。

相關新聞:關稅戰|美媒:中國擬以回應打擊芬太尼訴求 作與美重啟談判突破口

使用芬太尼過量死亡人數激增

然而,芬太尼高成癮性與易濫用特性也使其成為以美國為主的毒品市場「隱形殺手」:非法芬太尼常被混入海洛因、可卡因等毒品中,但其僅需2毫克(約鉛筆尖大小)即可致命,導致美國近年因過量吸食致死人數激增。2023年,美國因芬太尼過量死亡的人數超過74,000例,佔鴉片類藥物致死人數的絕大部分。此危機近年成為中美爭議焦點,美國指控中國放任製造芬太尼的化學原料流入國際黑市,中國則反駁自身管制嚴格,芬太尼在美國被濫用是美國監管漏洞與社會問題。

相關新聞:關稅戰︱中美大幅互降關稅115% 特朗普稱本周內 或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

美國指控中國是芬太尼主要來源地

自2017年起,特朗普領導的美國政府將國內毒品危機的責任歸咎於中國,並以此為由實施貿易制裁,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美國政府指控中國是「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的主要來源地」,認為中國企業通過加密平台和虛假標簽向墨西哥販毒集團供應原料,後者在墨加工後走私至美國。美國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查獲的芬太尼中,98%通過美墨邊境流入,而中國被視為供應鏈的起點。美國指控有中國企業明知相關的化學源料會被毒販利用,依然出售。

相關新聞:美參議員促阻芬太尼輸美 海關總署:築牢查緝防線

中國自稱管制芬太尼「全球最嚴格」

中國則強烈反駁此類指控,並發布白皮書強調中國是全球禁毒最嚴的國家,稱對芬太尼的管制也是「全球最嚴格」。自2019年5月起,中國將芬太尼類物質和兩種關鍵芬太尼前體列入管制品種目錄,並通過全鏈條監管打擊非法生產與出口。中方指出,美國以全球5%的人口消費了80%的鴉片類藥物,其藥物監管漏洞(如臨時列管政策、處方審核鬆懈)和藥企逐利行為(如淡化芬太尼風險的虛假宣傳)才是危機根源。中國也指美國將芬太尼問題政治化,將美國自身的毒品問題變成中美貿易問題,並以此黑化中國。

相關新聞:關稅大戰|《中國芬太尼類物質管控》白皮書發布 反擊美抹黑

為何難以打擊芬太尼跨國流通?

儘管中美立場對立,芬太尼的跨國流通實則涉及複雜的全球網絡。首先,製造芬太尼所需的其他化學品,其中一些具有合法用途,國際貿易難以完全禁絕。中國雖加強列管,但犯罪集團通過第三方國家轉運、虛假標簽等手段規避監管。

墨西哥則在其中發揮關鍵角色,包括錫那羅亞販毒集團(Sinaloa Cartel)在內的墨西哥犯罪組織,從中國進口原料,在墨地下實驗室合成芬太尼,再走私至美國。

根據美國緝毒局(DEA)介紹,錫那羅亞販毒集團使用各種手段隱藏進入墨西哥的貨物,例如將這些違禁化學品隱藏在合法商業貨物中、給貨櫃貼上虛假標籤、使用掛名公司以及透過第三方國家運輸。

美國龐大的毒品市場刺激了供應鏈擴張。藥企過度推廣鴉片類藥物、醫療體系濫開處方等歷史因素,進一步加劇危機。

儘管中美曾於2018年成立聯合緝毒工作組,在2019年全鏈條摧毀了一個與美國直接相關的非法加工、販賣、走私芬太尼的犯罪團伙,但合作進展屢受地緣衝突影響。例如2022年佩洛西訪台事件後,中國暫停禁毒對話以示抗議,直至2023年舊金山APEC峰會才重啟磋商。

相關新聞:中美關係︱禁毒合作工作組 首舉行高官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