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邊財話——全球經濟仍存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剛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中預測,全球經濟增速預計將由2019年的2.9%,上升至2020年的3.3%和2021年的3.4%。似乎從這些數據顯示,全球經濟有回穩跡象,但與《世界經濟展望》去年10月預測相比,IMF對2020年和2021年的世界經濟增長預測,分別下調0.1個和0.2個百分點。據稱,下調主要考慮幾個新興市場經濟體,特別是印度經濟出現負面變化,以及一些國家出現社會動盪。
  報告稱,2019年下半年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凸顯、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主要新興市場經濟不振等因素,拖累全球製造業和貿易活動,氣候災害也對全球經濟構成新挑戰。從目前情況來看,全球宏觀經濟下行風險依然突出,包括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抬頭、部份地區及國家社會動盪持續、美國與其他國家包括貿易夥伴之間的關係惡化或經濟摩擦加劇等。
  其中美國與伊朗矛盾升級,可能影響全球石油供給,繼而影響市場情緒並削弱投資,加上貿易爭議及保護主義行動,現已蔓延至技術、國家安全和貨幣領域,並危及全球供應鏈。儘管中美貿易磋商釋放利好消息,但貿易緊張得到長期解決的前景依然不樂觀,上述風險若成現實或導致全球金融脆弱性加劇和金融形勢逆轉,由此引發製造業再度走弱,並擴展到服務業,最終導致更廣泛全球經濟放緩。從積極方面來看,一些向好跡象提振市場情緒,如製造業和全球貿易觸底反彈、貨幣政策全面向寬鬆趨勢轉變、中美貿易磋商顯示利好,以及對英國「硬脫歐」憂慮減弱等。去年第四季數據顯示,全球經濟增長勢頭正緩慢企穩,加上主要經濟體央行減息,提振作用和經濟企穩跡象等因素影響,金融市場出現樂觀情緒和有利條件,為投資者提供信心支撐。
  此外,較低失業率、勞動力市場需求增強和工資水平溫和上漲等因素,帶來消費支出穩健增長,並支撐服務業保持擴張,一些此前表現不佳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如巴西、印度、墨西哥、俄羅斯和土耳其等。
黃惠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