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 數字人生|珊珊來辭

百業蕭條之下,有哪門生意仍逆市上升,而且業績彪炳,除了搶劫便是行騙。

由初期透過社交平台,自稱軍人在異地執行秘密任務,繼而進化通過手提電話,甚麼包裹領取,入境處最後通知,電訊商換取積分,及有個地方叫KK園區。直至近期,富豪、前司長、堪輿學家、身邊友好,被冒充開設帳戶,鼓勵他人參與投機炒賣。頻密程度讓人眼睛疲勞,難以理解平台政策,仍允許騙子大肆宣傳?還有留意着虛擬貨幣事件的發展,心中存有一些想法。

我們為了數字,終其一生營營役役,究竟喜大於憂,還是樂多於苦?首先,數字本身是偉大的。從前我是不明白帶點負面,有次觀看霍金的紀錄片,才得悉萬物跟數字有微妙關係,甚或能解讀宇宙法則,才消除從小以來的抗拒。

抗拒的來源,從中學的數學堂課程,不停的三角函數cos tan sin而起。為了迎合考試,不求甚解重複又重複操練,熟練程度達至荒誕現象。不用看畢試題,便知曉哪種公式,去配上提取答案。根本不是數學,這是背誦數學。因此中四之前,數學堂是魂遊太虛,功課是抄回來。直到面對會考,若不合格會難看呀!便找菁英班的好友,3個月內瘋狂補習,幸運的勉強過關。

即使投身社會抗拒持續,從不申請使用信用卡。就算身邊人熱衷於股票買賣,我是選擇點點頭微笑發呆。不過,就此逃過數字帶來的束縛嗎?答案是不可能,依然千絲萬縷。

還記得1999年,觀賞畢彼特及愛德華諾頓主演《搏擊會》,結尾看着一棟又一棟的銀行大廈,被炸毀倒塌,心感舒爽!起碼在電影中發了個春秋大夢,解放數字帶來的捆綁。

李珊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