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無間」——醫療科技人才需求增

  醫護研究以「預防」及「治療」等範疇較為坊間熟悉,隨著科技發展,「再生醫學」成為近年重點發展領域;它結合了份子生物、組織工程、幹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科技及知識,以改善或治療因疾病、創傷或年老而受損的人體組織及器官,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隨著國際間對先進有效的醫療診斷和治療技術需求日增,再生醫療科技亦加速產業化發展。有顧問公司估算,再生醫療技術的環球市場價值將由去年約八十五億美元增至二○二五年達一百七十九億美元。
  筆者認識一位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生物醫學高級文憑畢業生,便對再生醫學研究充滿熱誠。成浩基(Kelvin)於修讀高級文憑課程期間,獲院校安排到一間本地大學實習,參與一個有關俗稱「漸凍人病症」的腦神經學術研究,從而啟發他對慢性疾病及基因研究的興趣。從IVE畢業後,Kelvin完成本地大學的生物醫學學士學位,並成為註冊醫務化驗師;現正修讀藥劑學學士課程,希望融匯不同範疇的醫學知識,助加入再生醫學及研究的行列。
  IVE健康及生命科學系講師尹章權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巿場對不同領域的醫療科技人才,均十分渴求;業界除了投放大量資源推動研究相關藥物、疫苗及防疫產品,還加緊研究更快、更準確的病毒檢測工具,其中包括份子診斷等先進醫學科技。
  筆者期望,有意投身科研及醫護界的年輕一代抓緊發展機遇,進修相關專業知識,掌握新技術,更重要是利用所學回饋社會。
教達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