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由家開始——創傷後成長
港大精神醫學系研究發現,過去一年香港面對社會運動及新冠肺炎疫情,令三成六人出現中至高度的創傷後壓力症狀及抑鬱症狀。
何謂「創傷」呢?美國心理學會的定義,創傷性事件是指與(實際的或威脅性的)死亡或嚴重傷害相關的事件,暴露這些事件中會使人害怕、恐怖、無助的情緒。創傷性事件通常包含兩個特徵:一,突然發生、令人意外或不尋常;二,通常包含身體傷害,或感到生命受威脅;使人產生失控感。在一些特定人生階段發生的創傷事件,例如童年及二十歲前後,更容易使人變得脆弱。
然而,創傷不一定帶來消極後果。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部份人經歷過長期羞辱或虐待、絕症、至親離世、戰爭、恐怖襲擊等創傷事件,卻能從這些經歷中獲得積極個人成長,這些人被稱為「倖存者」。倖存者這個詞,代表他們經歷過創傷性的人生體驗,同時突出了他們有力量度過了那些事件。學者提出了 「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的概念。
創傷後成長是指部份人經歷過高度挑戰性的生命難關,抗爭與創傷過後,能發展出比原先更高的適應水平、心理功能和生命意識。
相信大家曾透過報章雜誌和網絡媒體,閱讀過許多大難不死,頓悟人生;或是大病初瘉,開創事業第二春的勵志故事,甚至在我們生活周遭,碰過或聽聞這樣的案例。他們都是經歷「創傷後成長」的真實證明。
張笑容
何謂「創傷」呢?美國心理學會的定義,創傷性事件是指與(實際的或威脅性的)死亡或嚴重傷害相關的事件,暴露這些事件中會使人害怕、恐怖、無助的情緒。創傷性事件通常包含兩個特徵:一,突然發生、令人意外或不尋常;二,通常包含身體傷害,或感到生命受威脅;使人產生失控感。在一些特定人生階段發生的創傷事件,例如童年及二十歲前後,更容易使人變得脆弱。
然而,創傷不一定帶來消極後果。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部份人經歷過長期羞辱或虐待、絕症、至親離世、戰爭、恐怖襲擊等創傷事件,卻能從這些經歷中獲得積極個人成長,這些人被稱為「倖存者」。倖存者這個詞,代表他們經歷過創傷性的人生體驗,同時突出了他們有力量度過了那些事件。學者提出了 「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的概念。
創傷後成長是指部份人經歷過高度挑戰性的生命難關,抗爭與創傷過後,能發展出比原先更高的適應水平、心理功能和生命意識。
相信大家曾透過報章雜誌和網絡媒體,閱讀過許多大難不死,頓悟人生;或是大病初瘉,開創事業第二春的勵志故事,甚至在我們生活周遭,碰過或聽聞這樣的案例。他們都是經歷「創傷後成長」的真實證明。
張笑容
最Hit
前TVB「炒樓綠葉王」過億身家都畀仔嫌棄 曾與老公兒子長期分居:兩個仔當初好唔鍾意媽咪
2025-05-17 14:09 HKT
中港澳三地共用儲值電話卡! 1卡2號數據不設使用限期 可免翻牆使用WhatsApp/Facebook 激活即送10GB數據!
2025-05-17 11:00 HKT
蓮香樓開24小時?百年老字號殺入尖沙咀開分店 5月底開幕通宵營業!
2025-05-17 19:1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