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達人——康健暫緩建私院 醫療集團多元化 着力「預防」工作

港府推出四幅地皮發展私家醫院,早前康健國際控股曾表示,對大埔地皮感興趣,但康健國際行政總裁曹貴子明確表示,將暫緩發展私院的計劃。但今年內,康健將重新定位,作多元化發展,除在珠三角開設門診、體檢中心及發展製藥業務外,更將加強本港的專科門診及轉介病人到私院的巡房服務,並着力發展「預防醫療」包括體檢及健康產品。今年康健更將遷往斥資一億八千萬元購入的新大樓,作為康健總部和培訓中心。
「我們是連鎖診所起家,專長不是經營一間醫院。」曹貴子說,康健確曾作發展私院的可行性研究,也在荃灣物色過一塊地皮,「雖不及政府推出的地皮大,最多只能提供百多張病牀,但保守估計,投資金額都要十億八億,還有其他配套,醫生和護士人手的投資亦大,回報年期長,對股東未必是最大的利益。政府推出的四塊地皮,地域較偏遠,不方便醫生來回,所以最終決定暫緩發展私院計劃。」
私院投資大 回報長
曹醫生表示,本港的私營醫療制度,是「醫生帶病人走」,由私家醫生轉介病人到私院,再跟進個案,故康健未來將加強轉介病人的跟進服務。「我們將增設緊急召喚中心,由一隊醫生專責,當病人夜晚突然因病要入院,可以call我們,有當值醫生即時跟進;病人入院後,這隊醫生亦負責在私院的巡房服務。」
到目前為止,本地的私營醫療集團,似乎對政府推出私院地皮的反應冷淡,他認為,政府鼓勵發展私營醫療及推廣醫療旅遊等政策,都是好事,「香港在醫療技術和誠信上都做得到,但醫院需要『成長期』,私家醫院本身不是謀取暴利的行業,投資是好長遠,當局對牀位供應的比例亦有一定限制,不能單靠收內地孕婦就賺錢。所以,我們認為加強跟私院和保險公司合作,並發展預防醫療服務,比投資開設醫院,成本較低、回報和可控性亦更大。」
夥內地機構進軍廣東
發展內地市場,亦是康健未來一年的重點。曹醫生說,康健跟平安保險和中山大學醫學院合作,年內將在深圳和廣州設四至五間門診和體檢中心,大力發展珠三角市場。「雖然CEPA容許本港醫生在廣東獨資開設診所,但其實門檻仍高,如診所面積要有六千方呎、最少有五個專科,又要申請醫療、環保等多個牌照,成本相當高,在香港開診所,建設費約一百萬元,但在內地就要七、八百萬元。若診所附近有居民反對,當局亦不會批准,我們原本想通過CEPA在惠州開門診,但最終就因居民反對而告吹。」
他坦言,由於不熟悉內地的醫療制度、病人求診的習性等,故跟內地機構合作,以內資形式進軍內地市場更為適合,「中山大學在珠三角是最大的醫療系統,平安保險亦擁有龐大的中高檔客戶,我們將合作在廣州天河區開設體檢中心,預計在春節後投入服務,另在深圳及廣州其他地區,亦將開設數間附有專科和一般體檢的門診,總投資約一億三千至一億四千萬元。我們不會擴展太急,但預計在一至兩年內可收支平衡。」他說,在內地,私營門診服務仍不普遍,即使普通傷風咳,病人都到大醫院求診,令資源錯配,故康健希望能引進本港或外國連鎖診所的營運模式到內地,「我們香港的醫生會以顧問的角色到內地交流,但內地門診會聘請內地質素好的醫生和護士。」
私營門診內地可發圍
除門診外,康健亦將發展內地製藥業務,「我們收購了杭州新銳醫藥和貴州百祥製藥,將生產醫藥供應內地醫院的藥物。但兩間藥廠不會供應本港診所的醫藥,因註冊和生產都不是跟香港規定,是不同業務。」
總部電子化方便匯報
曹貴子說,最近重新設計康健國際集團的標誌,以反映未來的新定位,包括發展預防醫療及地產投資。預防醫療包括體檢和健康產品,前者將藉康健擁有股權的香港體檢旗下十三間體檢中心提供服務,而後者則是以「康健新活」推出保健產品和藥品。
「保健產品和藥品跟門診服務不同,無地域性和人緣的限制,而且好多病人都主動問我們的醫生,究竟有甚麼健康食品好呀?所以,康健對這方面很有信心,可能會慢熱一點,但前景不錯。」
此外,康健國際今年將把現時分散在八個地方的辦公大樓,集中遷往沙田工業區的「康健科技大樓」,佔地十萬方呎,設有醫生和護士的培訓中心,「去年我們以一億八千萬購入全幢大廈,內裏將有兩個透明的門診部,方便培訓之用。未來我們管理上亦更電子化,本港和內地的醫生,都會用電子化的匯報系統,方便通過手機或電腦傳送。」
除總部外,他說,康健近期亦有投資買舖作開設門診之用,但未來一年康健將不會大肆增加門診數目,預計物業將有回報收益。


■康健國際在香港有多間體檢中心。 
■內地私營醫療門診需求龐大。
「我們是連鎖診所起家,專長不是經營一間醫院。」曹貴子說,康健確曾作發展私院的可行性研究,也在荃灣物色過一塊地皮,「雖不及政府推出的地皮大,最多只能提供百多張病牀,但保守估計,投資金額都要十億八億,還有其他配套,醫生和護士人手的投資亦大,回報年期長,對股東未必是最大的利益。政府推出的四塊地皮,地域較偏遠,不方便醫生來回,所以最終決定暫緩發展私院計劃。」
私院投資大 回報長
曹醫生表示,本港的私營醫療制度,是「醫生帶病人走」,由私家醫生轉介病人到私院,再跟進個案,故康健未來將加強轉介病人的跟進服務。「我們將增設緊急召喚中心,由一隊醫生專責,當病人夜晚突然因病要入院,可以call我們,有當值醫生即時跟進;病人入院後,這隊醫生亦負責在私院的巡房服務。」
到目前為止,本地的私營醫療集團,似乎對政府推出私院地皮的反應冷淡,他認為,政府鼓勵發展私營醫療及推廣醫療旅遊等政策,都是好事,「香港在醫療技術和誠信上都做得到,但醫院需要『成長期』,私家醫院本身不是謀取暴利的行業,投資是好長遠,當局對牀位供應的比例亦有一定限制,不能單靠收內地孕婦就賺錢。所以,我們認為加強跟私院和保險公司合作,並發展預防醫療服務,比投資開設醫院,成本較低、回報和可控性亦更大。」
夥內地機構進軍廣東
發展內地市場,亦是康健未來一年的重點。曹醫生說,康健跟平安保險和中山大學醫學院合作,年內將在深圳和廣州設四至五間門診和體檢中心,大力發展珠三角市場。「雖然CEPA容許本港醫生在廣東獨資開設診所,但其實門檻仍高,如診所面積要有六千方呎、最少有五個專科,又要申請醫療、環保等多個牌照,成本相當高,在香港開診所,建設費約一百萬元,但在內地就要七、八百萬元。若診所附近有居民反對,當局亦不會批准,我們原本想通過CEPA在惠州開門診,但最終就因居民反對而告吹。」
他坦言,由於不熟悉內地的醫療制度、病人求診的習性等,故跟內地機構合作,以內資形式進軍內地市場更為適合,「中山大學在珠三角是最大的醫療系統,平安保險亦擁有龐大的中高檔客戶,我們將合作在廣州天河區開設體檢中心,預計在春節後投入服務,另在深圳及廣州其他地區,亦將開設數間附有專科和一般體檢的門診,總投資約一億三千至一億四千萬元。我們不會擴展太急,但預計在一至兩年內可收支平衡。」他說,在內地,私營門診服務仍不普遍,即使普通傷風咳,病人都到大醫院求診,令資源錯配,故康健希望能引進本港或外國連鎖診所的營運模式到內地,「我們香港的醫生會以顧問的角色到內地交流,但內地門診會聘請內地質素好的醫生和護士。」
私營門診內地可發圍
除門診外,康健亦將發展內地製藥業務,「我們收購了杭州新銳醫藥和貴州百祥製藥,將生產醫藥供應內地醫院的藥物。但兩間藥廠不會供應本港診所的醫藥,因註冊和生產都不是跟香港規定,是不同業務。」
總部電子化方便匯報
曹貴子說,最近重新設計康健國際集團的標誌,以反映未來的新定位,包括發展預防醫療及地產投資。預防醫療包括體檢和健康產品,前者將藉康健擁有股權的香港體檢旗下十三間體檢中心提供服務,而後者則是以「康健新活」推出保健產品和藥品。
「保健產品和藥品跟門診服務不同,無地域性和人緣的限制,而且好多病人都主動問我們的醫生,究竟有甚麼健康食品好呀?所以,康健對這方面很有信心,可能會慢熱一點,但前景不錯。」
此外,康健國際今年將把現時分散在八個地方的辦公大樓,集中遷往沙田工業區的「康健科技大樓」,佔地十萬方呎,設有醫生和護士的培訓中心,「去年我們以一億八千萬購入全幢大廈,內裏將有兩個透明的門診部,方便培訓之用。未來我們管理上亦更電子化,本港和內地的醫生,都會用電子化的匯報系統,方便通過手機或電腦傳送。」
除總部外,他說,康健近期亦有投資買舖作開設門診之用,但未來一年康健將不會大肆增加門診數目,預計物業將有回報收益。



最Hit
真創意!港媽巧用「轉數快」奇招尋銀包失主 連登仔讚爆:真係得香港人先做到咁高質素!|Juicy叮
2025-07-08 17:30 HKT
大埔康樂園滅門案‧一|男戶主最恐怖一夜 妻被勒死子女掛屍浴室
2025-07-09 00:01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