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達人——杜華添瞄準香港新市場 能源管理 帶起環保潮流

月前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成為全球焦點,加上《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草案》的刊憲,社會對環保節能的聲音愈見明顯。作為國際環保先驅的施耐德電氣,該公司(香港)總經理杜華添(Tim)坦言,香港在環保節能方面,只是剛起步,「保安、連接、節能及智能家居將會是香港市場的新出路,等同未被開發的大餅!」他強調,公司正主攻亞太區市場,「近數年營業額亦錄得雙位數字的高增長!」
施耐德電氣(香港)有限公司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立,近廿年集中處理配電及環保等業務,屬世界能源管理專家。Tim笑言,「若從事飲食、酒店等工作,別人很容易理解。跟人家說自己做配電,多數人都摸不着頭腦!」其實,施耐德電氣的市場覆蓋面非常廣,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中國市場大質素參差
他解釋,「就好像電錶箱內的『安全開關』、大廈變壓房的設備、樓宇自動化系統、各類公司的數據中心、工業自動化、汽車生產線的監控過程、酒店及會議中心的智能系統等,均屬施耐德電氣的工作範圍。」現時,施耐德電氣的能源管理方案在全球一百九十個國家銷售,○八年業務總收入達一百八十三億歐羅,當中亞太區佔一成九。
Tim認為,能源有四大發展趨勢,「一、能源會是接着數十年的大議題,除價格升幅厲害外,能源更變成政治課題;二、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非洲)的能源發展空間大;三、連接方面,能源應用方案會與互聯網緊密連繫;四、自九一一後,保安系統全球關注。這些大趨勢正配合公司發展方向。」
談到施耐德電氣的地區業務發展時,他指出,能源是中國發展支柱之一,政府的投放很大,但海外及本土的參與商質素參差,「好多冒牌貨!故施耐德電氣在兩、三年前決定在上海設立研發基地,希望公司的服務能有高質素的產品配合。」
施耐德電氣在內地已有廿多年歷史,且在管理上不斷變動,不論產品設計及銷售渠道都非常多變。Tim坦言,「所謂『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內地現時主要以高檔次的大客為主,其次是本土生產商,相信開發中、低檔市場會是非常大的學問。」
港市場如未開發大餅
相比內地,Tim斬釘截鐵地說︰「香港的節能才是剛起步!」他解釋,環保節能討論良久,大多止於被動式環保節能方案,如將普通鎢絲燈泡換成慳電膽、簡單的高效能產品更換等,較少人提出主動式環保節能方案,「例如安裝感應器和自動開關可減少能源消耗,樓宇自動化系統更可取代人手,調控大樓的溫度。始終人是有惰性的,自動化系統有助節省七個巴仙電力,而定期的管理及維修更能維持理想的能源效益。」
早前施耐德電氣為香港某超市集團的一所門市進行能源審計及監控,結果每年節電一成,大概廿多萬電費,「這只是其中一家舖的成績,可想而知,本港節能的空間多大。」此外,東涌一家擁有酒店、商廈的綜合購物中心,利用自動化系統去調節冷氣、照明等用電,每年省電五成,即約一百萬電費。Tim誠言,「保安、連接、節能及智能家居將會是香港市場的新出路,等同未被開發的大餅!」
辦比賽鼓勵學生節能
他強調,公司正主攻亞太區市場,「近數年營業額亦錄得雙位數字的高增長!接下來,要靠社會上上下下去推動節能環保,教育大眾。而公司作為節能先驅,有肩負教育社會的責任。」他舉例,公司在○九年舉行「施耐德電氣能源效益盃」,鼓勵各大專院校學生為節能籌謀,「比賽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學生以全新的應用方式去活用現有的技術,研發軟質的太陽能板,從而引發我思考窗簾改用軟質的太陽能板的可能性,相信能掀起革命性的節能方式。」


■施耐德電氣(香港)總經理杜華添(Tim)指,香港在環保節能方面只是剛起步,深信公司在這方面發展空間甚大。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令環保成為全球焦點。
施耐德電氣(香港)有限公司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立,近廿年集中處理配電及環保等業務,屬世界能源管理專家。Tim笑言,「若從事飲食、酒店等工作,別人很容易理解。跟人家說自己做配電,多數人都摸不着頭腦!」其實,施耐德電氣的市場覆蓋面非常廣,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中國市場大質素參差
他解釋,「就好像電錶箱內的『安全開關』、大廈變壓房的設備、樓宇自動化系統、各類公司的數據中心、工業自動化、汽車生產線的監控過程、酒店及會議中心的智能系統等,均屬施耐德電氣的工作範圍。」現時,施耐德電氣的能源管理方案在全球一百九十個國家銷售,○八年業務總收入達一百八十三億歐羅,當中亞太區佔一成九。
Tim認為,能源有四大發展趨勢,「一、能源會是接着數十年的大議題,除價格升幅厲害外,能源更變成政治課題;二、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非洲)的能源發展空間大;三、連接方面,能源應用方案會與互聯網緊密連繫;四、自九一一後,保安系統全球關注。這些大趨勢正配合公司發展方向。」
談到施耐德電氣的地區業務發展時,他指出,能源是中國發展支柱之一,政府的投放很大,但海外及本土的參與商質素參差,「好多冒牌貨!故施耐德電氣在兩、三年前決定在上海設立研發基地,希望公司的服務能有高質素的產品配合。」
施耐德電氣在內地已有廿多年歷史,且在管理上不斷變動,不論產品設計及銷售渠道都非常多變。Tim坦言,「所謂『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內地現時主要以高檔次的大客為主,其次是本土生產商,相信開發中、低檔市場會是非常大的學問。」
港市場如未開發大餅
相比內地,Tim斬釘截鐵地說︰「香港的節能才是剛起步!」他解釋,環保節能討論良久,大多止於被動式環保節能方案,如將普通鎢絲燈泡換成慳電膽、簡單的高效能產品更換等,較少人提出主動式環保節能方案,「例如安裝感應器和自動開關可減少能源消耗,樓宇自動化系統更可取代人手,調控大樓的溫度。始終人是有惰性的,自動化系統有助節省七個巴仙電力,而定期的管理及維修更能維持理想的能源效益。」
早前施耐德電氣為香港某超市集團的一所門市進行能源審計及監控,結果每年節電一成,大概廿多萬電費,「這只是其中一家舖的成績,可想而知,本港節能的空間多大。」此外,東涌一家擁有酒店、商廈的綜合購物中心,利用自動化系統去調節冷氣、照明等用電,每年省電五成,即約一百萬電費。Tim誠言,「保安、連接、節能及智能家居將會是香港市場的新出路,等同未被開發的大餅!」
辦比賽鼓勵學生節能
他強調,公司正主攻亞太區市場,「近數年營業額亦錄得雙位數字的高增長!接下來,要靠社會上上下下去推動節能環保,教育大眾。而公司作為節能先驅,有肩負教育社會的責任。」他舉例,公司在○九年舉行「施耐德電氣能源效益盃」,鼓勵各大專院校學生為節能籌謀,「比賽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學生以全新的應用方式去活用現有的技術,研發軟質的太陽能板,從而引發我思考窗簾改用軟質的太陽能板的可能性,相信能掀起革命性的節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