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 - 美國「農場末日」 | 油尖多士
美國密西西比河一帶的農場最近陷入困境,破產數字高達三分之一,比兩年前翻了一倍,農民稱之為「農場末日」(Farmageddon),急需政府提供援助,已經等不及特朗普的法案。
美國的農田很早便實現大規模機械耕作,農民被視為農場主,手中良田何止萬畝,形象有如電視劇「黃石公園」中所刻畫霸氣的農場主,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種甚麼作物,原料來源,使用的肥料,收成標準,糧食價格,全部不由這些農場主決定,而是規模超級的美國糧商,即俗稱的ABC三家,再加上法國公司達孚(簡稱D),四大糧商在最高峰的時期控制全世界80%的糧食交易。
儘管從土地規模和產權而言,美國農民可號稱獨立的農場主,卻依然是底層的打工仔。因為特朗普的關稅戰,美國的大豆、稻米出口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另一面機械進口的成本同時增加,而全球糧食價格卻下跌,三重打擊之下,自然苦不堪言。
英國名嘴克拉遜遭BBC解僱之後回歸田園,在牛津郡擁有1000公頃的田地,開始製作耕種節目。英國所有農夫,本來有來自歐盟的津貼,每年達35億鎊,但在脫歐之後,換由英國政府填補,左支右絀才挪出24億鎊,補貼大幅減少。克拉遜的節目製作之初,恰好遇上疫情,一年下來,幾乎分文不賺,完全是白忙一場。
克拉遜身家過億,當然可以承受風險,但普通農民如何?即使美國所謂的農場主,耕作高度機械化,也只能在破產邊緣掙扎,因為絕大部分的利潤都被大糧商瓜分,他們完全控制農業的上下游,又擅長金融遊戲,美國農民寄希望於特朗普,想要撼動此一資本結構,豈非難如登天。
前新聞工作者
多媒體社會評論人
陶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