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君 - 繁體字是香港的DNA | 中環High Tea
沙田官小鬧出一個批准簡體字考試風波,學校和部分家長把焦點放在效率及對學生成績的影響,但沙田官小這個無腦的做法,帶出的是一個更深層的香港文化問題,絕非是一件只影響學童考試成績的公平問題。
香港九七回歸前,有些人擔心香港換了主權國後,只會變成另一個中國城市,香港的特色和獨特性會漸次褪色。然而,在回歸後,在首任特首董建華帶領下,香港因國家賦予的「一國兩制」地位,香港的本色、香港的DNA未曾有變。
香港語言、文化、制度與內地不同,這些特點造就了香港作為一個與國際社會接軌的重要元素。香港要為國家作出貢獻,這些過去百多年來累積的文化和制度內涵,絕對不應輕言放棄。
使用繁體字是香港和內地城市一個重要的分別,是香港本質的一部分,任何人若認為要幫助內地學童適應香港的學習需要,而要為在學校使用簡體字打開一個缺口,是完全不尊重香港的既有文化、既有特色。沙田官小搬出一個「更友善的評核環境」的理由,為容許學生在測考時使用簡體字作答作出辯解,是反映主事的校長和學校管理層對香港文化毫不掌握,枉為教育工作者!
近年不少內地中、小學生湧入香港就讀本地學校,已在校內呈現兩地矛盾的暗湧,這些問題若學校管理層不正視,結果只會令學校分成香港幫和內地幫,有這種發展實屬不幸,學校的管理層不正視這些潛在問題,只會種下禍根。
內地生出國讀中學,以至小學要學英文,歐美的學校不會設中文考測試卷方便他們較容易掌握考卷,這些學生也不敢作出這種要求,只會努力學好英文去考試。
以同一邏輯去看內地生來港讀中、小學,來得香港便要融入香港社會,學識我們的語言文化,而不是在香港以內地的學習方式去上學、去應考。香港的教育工作者更加要明白他們必須協助內地生融入香港文化的責任。看不通、看不懂這一點關鍵問題的校長、老師,看來也不配做教育工作。
繁體字是香港的DNA,絕對必須要保留,香港的教育政策,堅持以繁體中文為語文教育的基本,這個政策不容破壞!
黃麗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