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繁体字是香港的DNA | 中环High Tea

  沙田官小闹出一个批准简体字考试风波,学校和部分家长把焦点放在效率及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但沙田官小这个无脑的做法,带出的是一个更深层的香港文化问题,绝非是一件只影响学童考试成绩的公平问题。

  香港九七回归前,有些人担心香港换了主权国后,只会变成另一个中国城市,香港的特色和独特性会渐次褪色。然而,在回归后,在首任特首董建华带领下,香港因国家赋予的「一国两制」地位,香港的本色、香港的DNA未曾有变。

  香港语言、文化、制度与内地不同,这些特点造就了香港作为一个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重要元素。香港要为国家作出贡献,这些过去百多年来累积的文化和制度内涵,绝对不应轻言放弃。

  使用繁体字是香港和内地城市一个重要的分别,是香港本质的一部分,任何人若认为要帮助内地学童适应香港的学习需要,而要为在学校使用简体字打开一个缺口,是完全不尊重香港的既有文化、既有特色。沙田官小搬出一个「更友善的评核环境」的理由,为容许学生在测考时使用简体字作答作出辩解,是反映主事的校长和学校管理层对香港文化毫不掌握,枉为教育工作者!

  近年不少内地中、小学生涌入香港就读本地学校,已在校内呈现两地矛盾的暗涌,这些问题若学校管理层不正视,结果只会令学校分成香港帮和内地帮,有这种发展实属不幸,学校的管理层不正视这些潜在问题,只会种下祸根。

  内地生出国读中学,以至小学要学英文,欧美的学校不会设中文考测试卷方便他们较容易掌握考卷,这些学生也不敢作出这种要求,只会努力学好英文去考试。

  以同一逻辑去看内地生来港读中、小学,来得香港便要融入香港社会,学识我们的语言文化,而不是在香港以内地的学习方式去上学、去应考。香港的教育工作者更加要明白他们必须协助内地生融入香港文化的责任。看不通、看不懂这一点关键问题的校长、老师,看来也不配做教育工作。

  繁体字是香港的DNA,绝对必须要保留,香港的教育政策,坚持以繁体中文为语文教育的基本,这个政策不容破坏!

黄丽君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