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 - 捱餓的美國人 | 油尖多士
美國政府停擺已逾一個月,結果是排隊領救濟的人龍越來越長,尤其是領取EBT,即電子福利卡的低收入族群,依賴政府補助才能去超市買食物,其中包括政府僱員和退伍軍人,政府關門,無糧出,這些人就只能捱餓。政府關門,因食物津貼受影響的人數居然高達4200萬人。
許多美國人沒有存款,手停口停,連400美元的應急資金也拿不出手,即使政府僱員也不例外。此次食物津貼短缺事件,曝露出美國普通民眾的經濟危機。
美國人提倡超前消費,缺乏儲蓄習慣,不僅僅是個人習性,也是制度的產物:交稅、保險、信貸評級等嚴密複雜的制度,已經將人分為三六九等。普通人若無信貸紀錄,幾乎寸步難行。所謂次級貸款,亦即信用評級差的貸款,因為無紀錄可查,貸款利率高昂,因此成為金融市場中的高風險「產品」。
背負賦稅、保險,汽車、學費等各種貸款,而存款沒有結餘,絕非聳人聽聞。在加州最貴的地區,年收入10萬美元也只是剛剛收支平衡。更何況美國低收入的基層?一人打兩三份工餬口,稀鬆平常,所以美國有畸形之小費文化,侍應因小費而與顧客爭執之事時有發生,但侍應薪資不足,僱主將問題轉嫁給顧客,全世界只有美國一間如此奇葩。
美國中產生活之獨立屋花園,小孩與寵物狗在草坪上嬉戲,夫婦至少每人一架車之經典形象,荷李活包裝和宣傳,行銷全球數十載,教人想不起美國還有龐大的低收入人群,住在拖車公園裏,靠每周出糧,英文所謂paycheck to paycheck,即一張接一張糧單過活,毫無盈餘和儲備。
另一邊廂,總統特朗普舉辦萬聖節派對,主題是100年前暴富時代之「大亨小傳」,與排隊之人龍對比懸殊,卻又符合美國財主一貫的風格。
前新聞工作者
多媒體社會評論人
陶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