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 - 紐約的政治新勢力 | 油尖多士

  紐約市長選舉在即,民主黨候選人馬姆達尼依然大熱,但近日自稱獨立候選人,其實是多年民主黨人的柯謨迎頭追上,兩人之間預計的得票比率收窄。

  馬姆達尼是一名九○後,之所以引起熱議,因為如果他當選,將是紐約史上第一個共產主義穆斯林市長。

  紐約這座城市堪稱資本主義的第一重鎮,港口的自由女神像曾經是許多移民心中自由新世界的象徵,也是九十年代風靡全世界的喜劇《老友記》的背景。

  但另一面,紐約也是美國次文化中罪惡城的化身,在許多警匪片、漫畫作品中,紐約都是陰冷無情,罪惡暗湧的模樣。現實中,紐約貧富懸殊加劇,貧窮人口的增加是美國平均數的兩倍,地鐵老舊殘敗,到處都是癮君子,每3個鐘就有1人死於吸毒過量。

  紐約的地產發展也到了極致,中央公園周圍新建的高聳入雲之「筷子樓」,之所以遠高於毗鄰的舊樓,只因為紐約政策允許舊樓將向「上蓋權」賣給新發展商,亦即舊樓向上發展的無形空間,可以化為有形的鈔票。

  因此,馬姆達尼之出現絲毫不意外,馬姆達尼數年來一直推行「取消租金」活動:他主張凍結租金,禁止房東驅逐租客,由政府起屋解決租金年年上漲的問題,最終淘汰房東此一剝削階級的存在。

  他還主張建立由政府經營的超市,要給所有嬰兒發放免費的奶粉和尿布,並把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到30美元一小時等,顯然,他的政策和願景,針對的是年輕人和外來移民,他們沒有房產,一人打幾份工才能勉強生存,有養兒育女的計劃。

  當然,馬姆達尼開出的很可能是空頭支票,但近年紐約人最關心的話題是超市價格。只不過,一些來自古巴、前蘇聯的老移民對此深表懷疑,據他們的經驗,一般「國營超市」的利潤只有1.6%,遲早虧損,結果是貨架上的選擇越來越少,居民每日都需要起早排隊,但大部分美國人缺乏邏輯思考和想像力,若能親身體驗一回也不錯。

前新聞工作者
多媒體社會評論人
陶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