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科技能測長者風險 卻量不出人情溫度 | 社論

將軍澳獨居公屋長者倒斃多時而未被發現的悲劇,令人痛心。勞福局長孫玉菡指出,政府將推動安裝智能偵測系統,通過監測雪櫃開關等數據預測長者安危。這項科技輔助政策確實具前瞻性,能有效識別高風險個案,反映政府嘗試以創新手段應對老齡化挑戰。然而,若過度依賴科技,反而可能掩蓋更深層的社會問題:人際關係的疏離與親情紐帶的薄弱。
智能裝置雖能及時通報意外,卻無法取代每日一聲問候、一次探望帶來的情感慰藉。孫局長坦言「家人要多些關心」,正點出關鍵:許多長者缺乏的不只是安全監控,而是抵抗孤獨的陪伴。當社會將照顧責任過度外包給科技,可能無意中強化了「問題可技術化解決」的思維,反而弱化家庭與社區本應承擔的關懷責任。
香港都會生活節奏急促,鄰里關係淡漠,親子因居住與工作壓力疏於聯繫,已是結構性困境。科技手段再先進,也只能處理「風險管理」,無法提供傾聽、擁抱或一頓家常飯的溫暖。政府除了推動硬件建設,更需軟硬兼施:例如資助社區建立「長者睦鄰計劃」,鼓勵企業推行「照顧者假期」,並通過公共宣傳重塑「關懷文化」。
歸根結底,偵測系統是安全網,而人情才是托底的力量。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應止於「減少獨居死亡事件」,而是讓每位長者在晚年生活中,既能安身,亦能安心。
辛正兒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