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開學挑戰莫輕視 助學生建正向觀 | 社論

  每年9月1日,莘莘學子都要收拾在暑假休養生息後的心情,迎接新學年的挑戰,適應學校環境、社交圈子的改變,也有功課考試的壓力。不過本港學童的確資質聰穎,近日就有統計機構公布國際學生能力評估排名,香港學生以接近滿分的94分,位居全球最聰明榜首位。誠然,有如此佳績是家庭栽培與社會高度競爭兩者互為因果所致,然而背後副作用絕不能忽視。

  去年開學僅兩周,接連發生學童自殺身亡的悲劇,箇中原因未必一樣,但顯示出開學初期是高危時期,家長校方均須多加留意學生的精神情況,以免因一時適應不到,選擇走上絕路。但縱觀2021年至2024年的數字,中小學懷疑自殺身亡個案一直徘徊在每年二、三十宗,足已反映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難言理想。學生的正向價值觀和抗逆力有待改善,家庭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也須回到合理水平。

  單以開學初期而言,學童經過數周假期,生活節奏和學習專注力當然較為鬆散,家長和教師都應採取「循序漸進」過程,讓學生適應功課進度、校園規矩與社交互動,慢慢尋回新學期的生活節奏;但長遠來說,我們必須反思近年輕生個案帶來的警號,並從生死教育着手,讓學生建立積極的價值觀,珍惜生命有限的可貴。

辛正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