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樽裝水合約煞停 思考更環保供應 | 社論

  政府物流署上周六發出公告,由於近日取得樽裝飲用水品牌「鑫鼎鑫」的營運資料,未能信納該公司繼續向政府部門履行供應樽裝水的合約,遂決定暫停相關合約。相關合約已批出2個月,原訂為期3年,當局罕見叫停,儘管主因不涉飲用安全,而是與未經授權擅用名義生產有關,事件反映,即使政府的批標程序一向嚴謹,也發生如此罕見情況,實在有需要徹底檢討。

  大多數企業招標採購原則,包括投標者的背景、經驗、行內信譽以至價格高低考慮,目的是以合理資源,換取性價比高又優質的服務或用品。據稱,是次樽裝水合約價值逾5千萬,政府暫停,一方面或涉追討損失,另方面要尋求另一間供應商,費時失事,或涉額外開支,賠了夫人又折兵。事件反映,即使價格合理,但投標者背景審查不周全,有需要設定更高的把關機制。

  另一方面,此次樽裝水供應事件,刺激人們思考如何可以既省錢又符合環保原則。即使樽裝水容器可以清洗後循環再用,但需要運輸和清洗成本,存在一定碳足跡。現時不少企業引入內置過濾系統的飲水機,只須接駁水喉,機內濾水功能可以除去有害物質,同時沒有樽裝水的物流和清洗成本。其實,上至土木工程,下至食水用電,政府動用的都是取之於民的公帑,官員有責任想方設法,慳錢之餘,也盡量符合環保要求。

辛正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