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 - 日本的空頭支票? | 油尖多士

日本與特朗普達成關稅協議,美國對日本的關稅由25%改為15%,日本提出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而且美國可以保留9成的利潤,增加美國大米和汽車的進口數量,特朗普宣布為大獲全勝,而日本人認為是「喪權辱國」。
如此天文數字的投資,相當於美國對日本未來37年的關稅,難怪特朗普難掩喜色,大肆宣傳。但是未有任何細節公布,特朗普是否大獲全勝,美國人將信將疑,美國傳媒質疑,這筆投資是否會落實,如何落實,幾時完成,全部是未知之數,而特朗普的總統任期只剩下3年半,日本的協議或成「空頭支票」。
日本原本就是美國最大的外資,主要在汽車、藥物,以及晶片等高科技,包括購買飛機和軍火,而據說這筆5500億美元將是全新的注資,但日本軟銀和日本製鐵不久前已經宣布要投資美國,是否包括在內,則不得而知。
特朗普之前出訪中東,沙特阿拉伯也承諾投資6000億美元,實際上只有2800億,而且算上了特朗普第一屆任期內的投資計劃。特朗普目前有沒有派人追數?3年半後他下了台,又將如何跟進?面對傳媒的質疑,美國財長貝森特解釋,美國將監督執行情況,若特朗普不滿意,又會將關稅重新提升至25%——同一招數翻來覆去,不免有點兒戲。
尤其日本允諾開放的市場,無論放多少美國汽車入口,都無濟於事,日本人直言美國車質量不夠好,尺寸過大,耗油費錢,不適合日本城市的路面設計,只有注重外表的年輕人,才會選擇「有型」的美國車,但這一代普遍不結婚、不生育,甚至不消費的年輕人又有多少購買力?而日本的進口汽車市場,早已長期被德國佔領。至於美國大米,日本人更加沒有興趣。
關鍵不是日本是否喪權辱國,而是日本對美國債券的投資必將縮水,美債的利息再度上升,美國政府的還債壓力雪上加霜。
前新聞工作者
多媒體社會評論人
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