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點評】傅高義看到科學的中國,科學的鄧小平

傅高義(Ezra Vogel)前日走了。2020年最後月份發生很多事,這位「中國通」應該看到,他曾經花10年時間為其立傳的鄧小平,正是打開他一直致力求解中國問題的鑰匙。

這個12月非比尋常,5天前,嫦娥五號突破多項太空技術成功攜同月球土壤返回中國,這一天,以群體免疫為本的瑞典,國王公開承認抗疫策略失敗;兩天之後宣佈新冠疫苗就緒的英國發出緊急警告,稱一種新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新冠病毒變種正在英國傳播,目前英國陷於「封城」與被鄰國「封關」的混亂中,歐洲各國束手無策。

此外,美國兩黨剛達成一個9000億美元疫情紓困方案協議。《德國之音》報導,「這包括向大多數美國人直接支付600美元,並將設立每週300美元的失業臨時額外救濟金。」法案很緊急,因為「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將在聖誕節後失去失業救濟金…過去兩周,失業率也在上升。美聯儲估計,失業率將在年底達到6.7%。」但美國另一難題是「儘管美國已經批准了兩種疫苗的應急使用,但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數仍在繼續上升。」

為什麼今天的中國與西方出現這麼顯著差距?原因是鄧小平40多年前做對了一件事。傅高義在他這本900頁《鄧小平時代》巨著的序言有一段關鍵的描述︰「1978年时,鄧小平對於如何做到民富國強並無清晰的藍圖,他承認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並且一再重複這句如今已廣為人知的話。」但我們經常忽略「摸著石頭過河」本質上是一種科學思想,它開創了中國劃時代的成就。

近世紀西方對經驗知識和理性分析,作出不同的深入探討,以確立科學精神的準則,大半世紀之前,波普爾(Karl Popper)提出對理性的理性主義,取得思想的突破。他認為總結過往經驗,歸納實驗而得的知識,只是未有新假設、新推論出現之前,作為一種暫時的依據,他反對有所謂普世適用的理論,提出「證實」不是科學,「證偽」才是科學。

「摸著石頭過河」就是一種「證偽」的具體科學精神,鄧小平不相信普世價值,純粹的共產主義理論,找不出解決中國問題之道,但他也認識到「單靠開放市場並不能解決問題,必須逐步建立各種制度。」到各國學習成功經驗,帶回有前景的技術和管理,很重要,不過最重要是「通過試驗來確定能在國內行之有效的辦法」。

如果西方堅持「摸著石頭過河」的科學精神,在中國改革開放時,同步以「試錯」的方式改進體制,西方將可保持最大優勢,更有能力對抗這場疫情。不過,西方的科學觀不自覺陷入歧途,經驗主義演變成教條主義,還要變成排斥主義,中國就是不被待見。

西方對自主成功的中國很焦慮,但問題不是出於中國,我們過去走的路也很艱難。任正非去年初接受BBC訪問時,提到那些年感慨的說︰「鄧小平叫『摸著石頭過河』,但是這個『河』摸不好,就會掉到『水』裡淹死了。」幾經曲折奮鬥,中國目前的情況還可以,但我們不會說中國模式是「歷史的終結」,世界需要一起走科學之路,拋開成見,攜手對抗新冠這場災禍,方為善策。

深藍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