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throat】台灣移民後裔戴琦將任美國貿易代表 拜登想減少種族歧視及排華?

拜登周三宣布,將提名美籍華裔女性戴琦(Katherine Tai)為美國新任貿易代表。

戴琦的父母是來自台灣,兩人在台灣大學畢業後移民,是知識分子。戴琦1974年3月在美國康涅狄格州出生,現年46歲,後來舉家搬遷至美國首都華盛頓。她是耶魯大學歷史系文學士及哈佛大學法律博士,曾在美國多家著名律師事務所的國際商貿處工作。

她曾於1996年至1998年間,以耶魯學者身份回到中國,在中山大學擔任英語老師。

21世紀初,戴琦進入美國政壇,2007至2014年在美國貿易代表署擔任負責中國事務的高級律師,期間處理美國在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提出的爭端訴訟。2011年至2014年出任對華貿易執法首席顧問(Chief Counsel for China Trade Enforcement)。她近年加入國會,2011至2014年出任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經貿專家,目前擔任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貿易顧問,美國貿易辦公室首席法律顧問。

 

美國貿易代表能直接參與制訂美國經貿條文,並代表美國和中國和歐洲國家進行商務談判。在特朗普執政的4年時間內,特朗普政府共啓動了近4000次制裁,美國貿易代表一職變得非常重要。分析認為,拜登想盡快在上任後,處理和中國僵持已久的經貿爭端,同時和歐洲國家加強合作,以迎接中國日漸崛起的經濟挑戰。

另外,拜登在內閣班子中,將任命已退役的四星上將奧斯丁為新任國防部長,將是歷史上第一個領導五角大樓的黑人。而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將是一位名為貝塞拉的拉丁裔男性。非洲裔的女性托馬斯·格林菲爾德將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而父親為非洲牙買加裔移民的賀錦麗,早已被宣布將成為副總統。拜登的內閣班子將一改以往全白人的情況,有色人種佔了一大半。拜登此舉意在響應美國人對政府班子的多元化呼籲,解決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矛盾。

種族問題是歷任美國總統都要面對的難題,雖然早在2005年,美國歷史上便出現了第一位非裔美國人女性賴斯(Condi Rice)擔任美國國務卿,2008年奧巴馬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但今年6月仍出現白人警察以膝跪殺害黑人佐治.弗洛伊德的情景,引發全國大規模示威及暴動浪潮。

12月初,參議院又全票通過《高技能移民公平法案》,名為S386法案,目標是確保申請美國永久居留權(「綠卡」)的人士享有平等的等待時間與移民權利。法案在通過前夕新增了一個條款:與中國軍方及共產黨有關聯的(affiliated with)外國人,不得在美國境內調整移民身份、獲得綠卡。中國共產黨員人數約有9千萬,估計這項政策約影響2億7千萬人,這隨即引發S386法案可能成為「第二個《排華法案》」的擔憂。

中國是美國新移民的最大來源國,2018年共有14.9萬中國人移民美國,但如果目前版本的S386通過,這一趨勢可能被扭轉。中國移民在科學、技術和醫學上貢獻很大,美國的S386中的中國禁令或將逼使更多中國人離開美國,特別是有中國共產黨背景的移民。

拜登以半數有色人種組成內閣,企圖淡化種族歧視,又以台裔華人戴琦任貿易代表,企圖淡化排華政策,但戴琦父母來自台灣,本身具備豐富貿易及法律經驗,對中國非常熟悉,看來她只是一個專家,對華是軟是硬,還看拜登的取態。但無論如何,找華人女性出任高職,會減少美國排華的味道。

deepthroat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拜登(左)宣布,將提名美籍華裔女性戴琦(小圖)為美國新任貿易代表。
拜登(左)宣布,將提名美籍華裔女性戴琦(小圖)為美國新任貿易代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