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漂媽抽中白居二上車 3字頭購柴灣3房戶 一個原因堅持做港島人「買樓後生活壓力減少」

更新時間:06:00 2025-10-18 HKT
發佈時間:06:00 2025-10-18 HKT

香港樓價高企,居屋向來是不少人實現上車夢的目標。一位從內地嫁到香港的港漂媽在小紅書上發文,分享去年買入柴灣近600呎居屋及裝修成果,目前一家三口連同外傭同住,帖文引來不少熱議,不少人留言十分羨慕,她亦向《星島頭條》詳述了這段上車經歷。

來自汕頭的港漂Eileen於2018年來港結婚並育有一子,由於她來港不足4年,丈夫便以單身名義申請居屋,惟結果都是落空,坦言「真係難過中六合彩」。2023年,Eileen獲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成為「新香港人」後,隨即以家庭身份申請,幸運地「一擊即中」獲得白居二資格,可以在第二市場購入免補地價居屋。

她指,當時樓市受移民潮影響,不少人持觀望態度,自己反而認為是上車良機,「同期有朋友抽中但最後放棄,我們反而趁機入市,始終白居二每年配額得數千個,抽中都算好難得。」​

遇業主移民成功議價 幸律師發現樓契有缺失

成功中籤後,夫婦兩人便積極睇樓,包括康山花園及樂軒臺等屋苑。看遍多個單位後,他們心儀柴灣杏翠苑一個高層3房單位,實用面積559方呎。Eileen表示,業主最初開價420萬元,惟因年事已高且長居英國,急於處理香港物業以免日後有遺產糾紛,在中介兩地協調下,去年4月以365萬元購入單位,較市價低約一成。

不過在交易過程就曾發生小插曲,在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後,其律師發現賣家遺失樓契部份文件的正本,Eileen一度擔心未能「踢契」甚至要撻訂,「即使補領副本,但單位仍然會被視為樓契不完整,銀行就不會批出按揭 。」幸好,業主最終在英國家中尋回正本,單位才得以成交。

 

Eileen與丈夫以兩成首期入市,連同印花稅、律師費及其他雜項開支,整體支出約80多萬元。單位承造25年期按揭,最初月供約1.5萬元,隨著息口回落,一度降至每月約1.2萬元。她指,以前曾每月花1.6萬元租樓,笑言買樓後生活壓力反而減少。

即睇翻新前及裝修過程:

花50萬裝修 打造多功能空間

屋苑樓齡接近30年,加上交樓裝修非常殘舊,Eileen花約50萬元進行大翻新。單位原為三房間隔,經重新規劃後改為兩房一大廳,整體空間更為開揚,牆身以淺色作主調,提升客廳採光度之餘,又可有效放大視覺空間。另外,榻榻米的設計使空間可靈活運用,平日可為小朋友的遊戲區,下方則收納物品,將來亦可按需要改回獨立睡房。

鍾情港島 大讚柴灣宜居配套完善

買樓最重要是選擇地區,Eileen表示,丈夫從小在柴灣長大,老爺奶奶亦居於杏翠苑,日後可互相照應,所以堅持做港島人,「如果買新樓,同樣價錢只買到新界偏遠地區,返工返學都唔方便」。她又大讚柴灣交通及生活便利,「從樓下坐巴士十多分鐘就去到銅鑼灣,坐港鐵直達九龍也只需要半小時。」區內更有柴灣公園及魚灣邨遊樂場,環境寧靜,「柴灣對內地人來說可能陌生,但住過就知道絕對是安居之地。」

相關文章:港漂舉家來港落地生根 賣出內地大宅換港樓 親身「清拆」慳裝修費獲好評

相關文章:柴灣居屋「巨無霸」單位獲激讚 惟開則三尖八角似蝙蝠 玄學家解構是吉是凶

相關文章:港漂老師月入$6萬 300萬購深水埗舊樓上車 打破窮人區偏見「比啟德更有生活氣息」|區區睇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