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病毒」激化種族歧視

美歐新冠肺炎持續惡化,特區政府昨日宣布「拉閘」,禁止非港人來港。由於現時仍有不少港人回流,加上他們的外籍家人,未來防疫仍然處於警鐘長鳴的狀態。海外港人心急回港,皆因當地疫情擴散嚴重,醫療體系面臨崩潰。這個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仍然不忘玩中美矛盾,反而影響了外界對控疫的信心。

海外華人憂受敵視

縱觀外國防治疫情擴散,有點像「唧牙膏」,未能做到應斷就斷。西方選舉國家行事先要考慮民情,但公眾情緒不會時時都及時適切,結果就變成遲一波的反應。就算香港有了沙士經驗,但遇到爭議性的做法,譬如強制限制酒吧賣酒,仍然有人不接受。可以想像,在選舉政治下,財團和金主對政客影響力巨大的情況下,要採取嚴厲的措施是如何困難,更何況在美國還有中央政府和聯邦政府的分工。

美國對病毒反應慢有點是預計之內,總統特朗普在選舉年遇上這樣的大麻煩,隨時有可能斷送連任美夢。為了減低壓力和轉移注意力,近日他不斷打中國牌,一再把新冠肺炎稱為「中國病毒」,同時揚言對中國政府緩報疫情有點不滿。中國政府也不甘示弱,對特朗普的說法作出回應和反擊。

特朗普和中國政府是在打口水戰,令人覺得是把政治凌駕在公共政策之上,而且這種做法產生的效果往往造成很負面的影響。有在海外的華人表示,美國總統把病毒稱為「中國病毒」,不免令外國人對中國人投以不同的眼光,一些不明就裏的人,甚至會產生敵視。

人在外國切膚之痛

海外華人坦言,美國是很大的國家,不同地方有不同風土人情,對疫情了解也不一樣。美國很多國民平時生活都是在國內,對國外事情不敏感也不留意。現在新冠肺炎入侵美國本土,他們才開始關注。中國病毒的說法可能令他們對疫情有誤解,很易令他們對中國人產生反感,甚至以為華人有特別高的播毒風險,這種言論令華人憂慮大增。

人在異地,有時要入鄉隨俗。像美歐現時對戴口罩仍然持不同態度,有港人在英國居住,因為工作不能回流,他就算出入醫院,都不敢戴上口罩,以免惹來奇異眼光,但這樣日子就過得提心吊膽。同樣,當美國總統把肺炎稱做中國病毒,都會令海外華人增加心理負擔。

對特朗普的說法,華人有切膚之痛,他們不想或無力作出正面批評,但認為中國政府提出交涉的做法正確。香港有些人都採取和特朗普相似的態度,他們又有沒有從海外港人的處境去想想呢?

普世標準避播仇恨

對於流行病的命名,世界衞生組織有其放諸國際而皆準的規矩,當中有很認真的考慮,不是簡單地以為這樣可以方便溝通就可以。作為一個廣泛使用的名字,避免引起一個族群的反感或產生歧視,是普世應該接納的標準。如果有人違反這些原則,就不免令人問這是否想伺機散播仇恨,又或者唯恐天下不亂呢?(齊秀峰)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