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挑釁 忍辱才能有效反擊

疫症雖然令政經活動大減,但社會運動的勢頭未息,日前的區議會會議,就變成反對陣營區議員和警方指揮官的口水戰。在社會矛盾未解下,警隊繼續被咬着不放,成為鼓動公眾情緒維持運動熱度的主要陣地。
集中批評前線表現
今屆區選十七區的區議會由非建制派佔大多數,令地方議會變得非常政治化,除了搞公園命名等議題,狙擊警隊成為例菜。日前,由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調任葵青區指揮官的謝振中到區議會,就與區議員展開唇槍舌劍,當中就提到網上流傳一段警員圍着一名男士講粗口和要求他道歉的片段。
事後,警方透露涉事的警員已經受到訓斥,今次事件加上最近有電視台女記者在採訪暴亂過程中被推倒等,引起了公眾對前線警員執法的關注。隨着近日參與街頭衝擊的人減少,反對陣營的文宣更加着力在這些臨場執勤出現的事故,成為批評警方的話柄。
有人會認為警員也是人,執勤時遇着挑釁粗言穢語,是情緒的反應。不過,有警隊高層坦言,明白前線同僚承受的壓力,必定會給予支持,警隊有數萬人,每日執行大量任務,有人刻意針對個別爭議性事件,應對方法當然是按機制處理。同時,也希望盡量避免這些情況,以免給支持暴力示威的人士轉移公眾注意力的藉口。
轉移真正危機視線
高層說,現時街頭衝擊雖然稍為平靜,但不代表當疫情轉穩後,這些違法活動會復熾。另一方面,警方更擔心是暴力運動有轉向極端化的傾向,最近警方先後偵破了多起製造炸彈的案件。這些違法行為極為嚴重,而且危害公眾安全,本應受到高度重視,但卻在反對派的批評聲浪中被淡化,減低了公眾的關注,結果真正值得重視的治安危機就被輕輕帶過。
前線警員在執勤時,遇到很多不禮貌的對待,高層坦言,有部分市民是受到大量負面的資訊影響,造成雙方的誤會不斷加深。同一時間,更不能排除這些挑釁部分背後根本有目的,就是要挑起警民的仇恨,提供文宣的塑材。前線同僚若果按捺不住,一時的快意恩仇,結果就跌入了對方的陷阱。
區議會換屆後,一哥鄧炳強親自落區解畫,當時有議員刻意以「PK」高聲叫他,顯然是有意激怒他。事後有人得意揚揚用以此作為譏諷他的綽號,這是反對派踐踏對手的慣伎,但結果他都不為所動,在會上的發言做到不卑不亢。高層坦言,一哥落區解畫,不是要逞匹夫之勇,這樣做一來是要讓公眾見到警隊做事有透明度,能面對批評;同時也是要與前線看齊,不怕承受挑釁和侮辱。
沉不住氣即墮陷阱
在今次社會運動中,警隊承受了最大壓力,這個情況不是偶然的。自佔領運動爆發後,已見到有刻意打擊警隊,把警察抹為「黑警」的文宣,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中港政府從一開始就堅定支持警隊。正因為攻擊警隊的力量不簡單,很多市民都受到大量文宣的影響,前線警員若然沉不住氣,就會跌落他們預設的陷阱,正因如此,反擊這些用心不良的人,最有效方法是做好自己。忍辱負重說易行難,所以一哥和眾高層在力撐原則之餘,都希望同僚謹記小不忍則亂大謀。(齊秀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