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野鴿也有生存權 做好分隔免滋擾 | 社論

  對待動物之道既反映個人的同理心,亦見社會的文明水平。日前荃灣荃景花園有4隻鴿子被人以膠水活生生黏貼在石壆上,作案手法反常,令人髮指。警方調查後將案列作「殘酷對待動物」處理,尚未有人被捕。其實白鴿生命也是命,絕不遜於家中的寵物貓狗。近年殘酷對待動物的手法層出不窮,當局有必要加快追蹤案情,提高調查效率,盡快向公眾交代。

  現時不知歹徒的虐畜動機,但民居與野鴿的生活空間重疊,衍生出不同問題。現時野鴿在城市裏隨處築巢棲息,部分原因是市民餵飼野鴿,導致鴿群聚集,牠們離開了原本在海邊和山邊的棲息地,在城市駐紮,更不怕人,亦漸漸失去覓食本能。從環境衞生方面,野鴿糞便更會沾污建築物,吸引害蟲,增加病毒傳播風險。

  誠然政府近年已將禁止餵飼野生動物的規定擴大至野鴿,並提高罰則和執法,但仍未算是將野鴿和居民重新分隔的良策。根據外國經驗,毒殺和捕捉等方法往往治標不治本,最安全和人道的手段是不斷透過清除野鴿築巢和棲息地,重置其生存環境,逐漸遠離城市,回歸大自然。雖然這需要持之以恆的資源投入,卻可在動物生存權和環境衛生取得平衡,保護市民健康。

辛正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