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 - 未成年有權性別自主?|油尖多士

澳洲發生一宗悲劇:一個年僅14歲的中學女生,6個月前決定自己是男性,父母認為她是受到同輩的影響,她開始節食,推遲初潮,結果因為厭食症而導致住院,又因為病情並非緊急,醫院和家庭醫生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結果月經按期而至,使她產生了性別焦慮,擔心放完假回到學校之後,無法面對同學,因為她已經宣稱了自己是男性,最終選擇了自殺。
家長指責政府醫療機構沒有提供足夠的「性別治療」服務,導致這宗悲劇。但從根本而言,導致這宗悲劇的是環繞她的所謂性別自主、性別焦慮、性別治療等問題,純屬庸人自擾,完全可以避免。
左派的身份政治早已深度入侵中學校園,向未成年的學生灌輸性別自主,這一代青少年的父母,也是受同一波政治正確意識形態的薰陶,正如案中的家長,向媒體表示哀悼自己失去了「兒子」,以示尊重其生前的個人選擇。但是變性的選擇,無論如何鼓吹,在全人類的範圍中,永遠只會是少數,強行宣傳和灌輸,使之成為人人都需要考慮的議題,本身就很荒謬。
案中的少女,心智不成熟,身體未發育,只是受到同輩的影響甚至是壓力,就產生變性的念頭,最終感到悲觀絕望。如果未成年的青少年連投票權也沒有,為甚麼有權決定自己的性別?變性的結果足以影響一生,而投票的結果,即使缺乏深思熟慮,最多也只是錯付四年的時間,就可以重新來過。
陶傑
家長指責政府醫療機構沒有提供足夠的「性別治療」服務,導致這宗悲劇。但從根本而言,導致這宗悲劇的是環繞她的所謂性別自主、性別焦慮、性別治療等問題,純屬庸人自擾,完全可以避免。
左派的身份政治早已深度入侵中學校園,向未成年的學生灌輸性別自主,這一代青少年的父母,也是受同一波政治正確意識形態的薰陶,正如案中的家長,向媒體表示哀悼自己失去了「兒子」,以示尊重其生前的個人選擇。但是變性的選擇,無論如何鼓吹,在全人類的範圍中,永遠只會是少數,強行宣傳和灌輸,使之成為人人都需要考慮的議題,本身就很荒謬。
案中的少女,心智不成熟,身體未發育,只是受到同輩的影響甚至是壓力,就產生變性的念頭,最終感到悲觀絕望。如果未成年的青少年連投票權也沒有,為甚麼有權決定自己的性別?變性的結果足以影響一生,而投票的結果,即使缺乏深思熟慮,最多也只是錯付四年的時間,就可以重新來過。
陶傑
最Hit
「霸道影后」與兒子關係惡劣?高壓管治逼出情緒病 向老竇投訴換一個媽咪:太自我中心
2025-05-11 09:00 HKT
70歲TVB「億萬歌后」長居新加坡兩層半豪宅曝光 超慳家麻雀都唔打 嫌錢腥拒唱紅館:我唔等錢使
2025-05-11 10:00 HKT
私煙「衝關豬」代購口岸免稅煙 藏行李衣服返港交貨 深圳海關辣招嚴打|獨家
2025-05-11 08:00 HKT
定存攻略|Hibor急跌引發定存大變局 紛紛失守3厘 半年期息率反更高 滙豐3.1厘變高息之選
2025-05-11 10:3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