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多士——理所當然大細超

  西方左派政客雖然高喊平等口號,但是旅客入境之區別對待,從來沒有人提出質疑。
  譬如英國入境便將所有旅客劃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可獲英國國民同等待遇,走快速通道,省時省力;另一組稱為「所有其他護照」(All Other Passports),必須排長龍,由移民官審核入境,平均過關需時約兩個鐘,令人相當氣餒,明顯的「大細超」,但投訴無門。
  香港人只有回港時用身份證過關,才能體驗到「自己人」所受的禮遇,但英國略有不同,受到同等禮遇的,除了本國國民,還有歐盟護照,以及四個沒有加入歐盟的歐洲國家:瑞士、挪威、冰島和列支敦士登。除歐洲之外,另有七個國家也獲特殊對待:即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以及亞洲的日本、南韓和新加坡。
  如此區別對待,當然不是任意挑選,而是有其內在邏輯:雖然英國選擇脫歐,但歐洲在歷史文化上是英國的近親;美加澳紐與英國同屬五眼聯盟,而且都講英語,從政治文化角度可算英國的「直系親屬」。至於日本、南韓、新加坡都入圍,顯然不是財力問題——論經濟地位,香港與新加坡一直不相伯仲,若計人均GDP,香港甚至高過日韓。
  從英國角度,特選的這三十八國,有一點「自己人」的感覺,即使只是遠房表親;「所有其他護照」,當然便是其他人了,正如中文所謂的「非我族類」,區別在於「核心」,也就是價值觀了。
陶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