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多士——女議員太少?
日本大選期間,有一百八十六名女性角逐眾議院,四十五人當選,佔眾議院四百六十五席約 9.7%,據報在七大工業國之中「墊底」。
美國眾議院議席四百三十五,女議員一百四十八人,比例達27.4%,議長也是女性。與美國相比,日本女議員人數可謂「少得可憐」,從表面看,日本的男女「平權」,在政治正確潮流高漲之際,華文傳媒普遍認為,這證明日本女性地位低下,從政之路困難,對比七十五年前三十九名女議員當選,日本的「女權」幾無寸進?
戰後七十五年,日本不但迅速重建,堪稱脫胎換骨,為全世界公認的禮儀之邦,文明水準領先,為何偏偏在女權問題上,予人裹足不前的印象,顯然問題沒有那麽簡單。
日本的文明水準,有沒有因為女性權益地位不彰而大打折扣,還是說,女性地位或者文明水準,並不由議員性別比例來決定?美國女性從政,有更深層的文化傳統,美國早在西部拓荒時代,婦女便有持槍的先例,甚至可以擔任地方治安官。美國流行文化的女性形象,從知識份子型的貴婦,職場女強人,到九十年代「異形」或「末路狂花」之類的女鬥士,都顯得性格强悍獨立。
但這是美國的文化,今日美國的政治潮流不但有女性主義,還有更廣泛的其他性別,許多留鬍鬚的人也自稱女性,但日本文化欣賞的女性似乎不是這種。日本女性形象,從小津安二郎時代到今日當紅的愛情劇女主角,風格幾乎一脈相承,如果日本婦女更關注家庭責任分工的平等,而不是像荷里活明星般要求男女同工,或者甚麽身體自主,是否即等於女權意識落後?日本女議員人數少,或許只是因為大多數日本婦女,更重視婚姻和家庭。照顧家庭,與外出賺錢,責任同樣重大。在所謂文化多元的今日,如果連童婚和割禮都能「被包容」,而日本女性只是對從政沒有太大興趣,願意選擇相夫教子,反倒更值得批判了?
陶傑
美國眾議院議席四百三十五,女議員一百四十八人,比例達27.4%,議長也是女性。與美國相比,日本女議員人數可謂「少得可憐」,從表面看,日本的男女「平權」,在政治正確潮流高漲之際,華文傳媒普遍認為,這證明日本女性地位低下,從政之路困難,對比七十五年前三十九名女議員當選,日本的「女權」幾無寸進?
戰後七十五年,日本不但迅速重建,堪稱脫胎換骨,為全世界公認的禮儀之邦,文明水準領先,為何偏偏在女權問題上,予人裹足不前的印象,顯然問題沒有那麽簡單。
日本的文明水準,有沒有因為女性權益地位不彰而大打折扣,還是說,女性地位或者文明水準,並不由議員性別比例來決定?美國女性從政,有更深層的文化傳統,美國早在西部拓荒時代,婦女便有持槍的先例,甚至可以擔任地方治安官。美國流行文化的女性形象,從知識份子型的貴婦,職場女強人,到九十年代「異形」或「末路狂花」之類的女鬥士,都顯得性格强悍獨立。
但這是美國的文化,今日美國的政治潮流不但有女性主義,還有更廣泛的其他性別,許多留鬍鬚的人也自稱女性,但日本文化欣賞的女性似乎不是這種。日本女性形象,從小津安二郎時代到今日當紅的愛情劇女主角,風格幾乎一脈相承,如果日本婦女更關注家庭責任分工的平等,而不是像荷里活明星般要求男女同工,或者甚麽身體自主,是否即等於女權意識落後?日本女議員人數少,或許只是因為大多數日本婦女,更重視婚姻和家庭。照顧家庭,與外出賺錢,責任同樣重大。在所謂文化多元的今日,如果連童婚和割禮都能「被包容」,而日本女性只是對從政沒有太大興趣,願意選擇相夫教子,反倒更值得批判了?
陶傑
最Hit
前TVB「斯文男神」貼地搭地鐵悠然自得 身上一特徵超顯眼極可惜 淡出幕前轉做廚師
2025-11-12 17:00 HKT
地域強者 全球挑戰 首個獲「M」品牌認可電競賽事BLAST Premier Rivals 8支參賽戰隊揭曉
2025-11-12 00:00 HKT
觀塘夜市開鑼!一連17日免費入場 設30美食攤位 台灣夜市攤販參展 必試鐵板魷魚/大腸包小腸(附地址/開放時間)
2025-11-11 15:28 HKT
酒樓舖位丟空半年大幅議價?原為米芝蓮推介人氣粵菜 東主無奈:當日議價業主拒絕......
2025-11-12 16:06 HKT
「順嫂」梁葆貞加國返港避寒 精靈現身飯局與老友聚舊 狀態不似年近九十
2025-11-12 13: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