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中國「鬆章」 中美達成聯合氣候宣言

  中美兩國元首將於下周舉行視像峰會。這是美國一直想推進的議題,希望拜登與習近平主席會面,做出拜登的「有為」形象,藉此提振其民望。
  阿爺對與拜登召開峰會,原本興趣缺缺,皆因美國在台灣、香港、新疆和南海等問題上不斷搞事,並且認定中國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既然拜登政府延續了特朗普不友好的對華政策,習主席當然不想配合拜登搞「元首騷」。
  不過,情況近期有些變化,阿富汗變天後,美方多次主動要求與中方官員通話尋求協助,中美關係開始有改善跡象。後來美方用行動作出表示,在九月二十四日釋放孟晚舟。十月六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和中國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瑞士舉行會談,雙方各讓一步,同意今年先召開兩國元首視像峰會。
  有中國官員告訴我,過去在中美元首峰會舉行之前,美國會提前派出幾十個部長或副部長級官員飛到北京,除了安排總統的訪問行程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可能達成協議的領域上,先行磋商。到兩國元首會面的時候,就將事先談好的結果拿出來在公眾面前簽署,拍照留念,這樣可以造就一個很有成果的峰會印象。但假若中美兩國的關係不好,兩國官員事前的協商很難會有成果,元首峰會當然也不會有成果,不如不搞。
  不過,美國為了要達成中美兩國元首會面,的確鋪了不少的路,少有地做了一些讓步。無條件釋放華為財務長孟晚舟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項。日前,被視為反華大鷹派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接受CNN訪問的時候,公開表示無意重複此前對華政策中的「其中一個錯誤」,即尋求給中國體制帶來「根本轉變」。這也可算是向中國伸出橄欖枝。
  按美國原來的設計,是想早前在意大利舉行的G20大會上,安排拜登和習主席舉行實體峰會,然後在本月初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中美一致的成果,以此彰顯拜登政府在氣候變化上的領導角色。
  結果,習主席沒有出席G20峰會,連帶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也沒有出席。拜登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批評習主席不出席峰會「是一個重大錯誤」,指中國「已經失去影響全世界人民和這裏所有人的能力。」但估不到的是,中美兩國仍在私下緊密磋商,且達成協議,十一月十日發表《中美關於在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令外界頗感意外。這無異是中國「鬆章」的結果,送一個禮物給拜登,讓他在氣候變化大會上取得成果。
  這份中美氣候宣言,有一定的實質內容,包括兩國承諾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框架下合作應對氣候危機,避免對全球造成災難性的影響。雖然中國首席氣候談判代表解振華,與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並無舉行聯合記者會,兩國只是各自舉行相關宣言的發佈會,但兩人都表示,中美兩國將共同努力加快減排步伐,要達成二○一五年《巴黎協定》中關於氣候變化的溫度目標,即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兩度至一點五度之內。中國表示打算制定一個關於甲烷的全國計劃,將在「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煤炭消費。兩國會鼓勵整合太陽能、儲能和其他更接近電力使用端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又會共同支持消除全球非法毀林。到二○二○年並持續到二○二五年兩國每年集體動員一千億美元的目標,以回應發展中國家需求。雙方亦計劃建立「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定期開會,推動多邊議程。
  中國在防止氣候暖化問題上,其實一直做出巨大努力,只是此前沒必要配合美國的議程,無必要讓美國攞彩。現在雙方關係略有改善,中國就配合美國的議程,亦不介意將部份功勞送給美國。
  中美趁關係趨向和緩,而這份氣候聯合聲明,也為下周中美兩國元首視像峰會,開了一個好頭。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