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父母撐拼搏 造就家朗詩蓓

  香港隊在東京奧運會報捷,繼張家朗勇奪一面花劍金牌,何詩蓓不負眾望,拿下二百米自由泳銀牌,成就非凡。這兩位運動員的奮鬥故事,為年輕人立下榜樣,只要立定志向,努力不懈,必有所成。兩人也給家長啟示,須重視子女的天賦才能,不要囿於求學為先的觀念,放手讓子女拼搏。
  張家朗中四時決定暫時放下學業,轉做全職運動員,起初父母有點猶豫,最後開出條件,他須在兩年內幹出成績,勉勵家朗全情投入,結果培養出香港劍神。何詩蓓是高材生,同時兼顧學業和習泳,文武雙全,但也有軟弱的時刻,她在美國攻讀大學期間,跟隨名師操水,形容比香港辛苦得多,一度萌生放棄念頭,幸而何媽媽提醒她是有天份的,她可以停,但反問她是否想放棄一路以來努力想得到的東西。
  成功非僥倖,除了個人努力,父母對子女的取向,也起左右作用。在讀書大過天的傳統觀念下,為人父母,聽子女說暫時放下學業,未必人人答允,但張家朗和何詩蓓的例子,證明溝通和接受,能夠推動年輕人,追求卓越。學業重要,但時間一去不返,尤其運動事業,愈早打拼,成功機會愈大,只要子女有志向有潛能,父母要撐,以後重返校園,未嘗不可。
李一飄


更多文章